其實,最震撼人心的,還是若干年后,劉峰以殘疾之身在海口蹬三輪為書店送書,卻因違反了有關(guān)規(guī)定,被沒收了三輪車。他卑微的想以一條煙打通關(guān)節(jié),要回賴以生存的飯碗,卻被聯(lián)防隊員暴揍一頓。這一幕,剛好被戰(zhàn)友郝淑雯看到,她出人意料地用一句粗話痛斥打人者,責(zé)問他們“敢打殘廢軍人!敢打戰(zhàn)斗英雄!”把善良推到一個極致,也成了該片最大的亮點。
劉峰的遭遇,再次引出一個爭議,那就是“善有善報”嗎?其實善惡有報在很多時候只能看作一種心愿、一種祝福,并不是鐵定的規(guī)律。不然,你就無法解釋現(xiàn)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公與委屈。但是,這也無法阻擋好人的步履,阻止善舉的施行。因為好人成為好人,因為他是好人。同樣,善行遭遇惡報,不是好人的錯誤。
時間流逝、芳華飄零,褪不去的還是善良的底色。看完影片,思緒凝滯,似乎有一種稍顯壓抑的感覺。但我想,如果觀眾還能給劉峰、給何小萍一點同情,一點好感,還能記得那代人的芳華,記得那代人在那場戰(zhàn)爭為國犧牲的寶貴生命,引出一些有益的啟發(fā)和討論,這部影片,就有值得稱道的良心,尤其是在娛樂至死、秀場遍地的時候。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滴滴鮮血染紅它……”善良,才是青春芳華的沃土。(雷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