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處境——
如何消除中外文化隔閡?
在張藝謀看來,中外觀眾不在同一個文化話語體系,存在隔閡。拍完《長城》后,他預見將被批判信息表達太膚淺了或者太庸俗,但張藝謀仍堅信自己是對的,“中國電影、中國文化走出去,不是能一步到位的事情”。
2014年,記者曾參加張藝謀與電影《哥斯拉》導演加里斯愛德華斯的對談會,彼時是老謀子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談論《長城》,他提到:“這不是一部參加電影節拿大獎的小眾電影,我們需要深入淺出表達地表達中國文化,要感染年輕觀眾,不能有太大的奢望。”
“這部電影不只是拍給中國人看的,是拍給全世界人看的一個大片。”張藝謀在接受《華商報》采訪時透露,美國片方一直擔心自己矯枉過正,拍成了純中國電影,所以放進去的文化符號、文化元素只能適可而止,而且必須非常清晰易懂,“不能野心太大、放太多,不能自己還沒想好就放進去,否則就會引起混亂,這種混亂會破壞大片本體的姿態,讓它變得不倫不類”。
“伸手不打笑臉人,張藝謀說他本來就是要拍一部爆米花商業電影,大家又何必認真呢?”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評論道。(記者 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