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12年”、“眾籌”、“中國元素”等一系列本身就自帶高逼格屬性的關鍵詞,使這部電影成為眾多網友確立自己“高逼格觀眾”身份的靶子,平心而論,你敢說這不是一部好的動畫電影?
當然,真正讓大家抓住把柄的,是這部電影的劇情和人設。
劇情很簡單,就是一個三角戀故事。
很多觀眾就不服了:等了12年,就等來一個瓊瑤故事嗎?
瓊瑤怎么了?沒有瓊瑤,你們哪來的那么多表情包?不要歧視三角戀好嗎!!!
《大魚海棠》的三角戀中,每個人都在單純、認真、努力地付出,把我一個年過18的怪蜀黍看得老淚縱橫,這不就是它成功的地方嗎?
再來是人設。
那些說女主角椿是綠茶婊的觀眾,麻煩你先搞清楚“婊”這個字的定義好嗎?
說實話,“綠茶婊”這個詞已經被妖魔化了,只要一個女生具有了“綠茶”屬性,她自然而然就“婊”了,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
你們的“婊論”無非就三點:
一,椿這個賤人,就知道泡魚,而且對鯤這條魚的深情怎么產生得如此突然,簡直沒有一絲絲防備?還敢說不是因為他長得帥身材好不愛穿衣服愛往水里跳總搞濕身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