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玩家》正在熱映,傳出了原著作者另外一部小說改編電影的消息。恩斯特·克萊恩在《頭號玩家》之后幾年發表的小說《艦隊》確定了編劇人選。片方環球找來了丹·馬澤和克萊恩搭檔。
從內容上來看,《艦隊》(Armada)和《頭號玩家》一脈相承,《艦隊》也是一部和電子游戲相關的小說,并且充滿了1980年代和1990年的流行文化彩蛋。
2015年發表的《艦隊》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Zack Lightman高中生游戲玩家。他偶然間發現,其實自己玩了很久的名叫《艦隊》的游戲是秘密政府組織用來招募戰斗人員的工具。政府和外星人已經纏斗了數十年。因為精通游戲,他和其他玩家肩負起了保護地球免受外星人侵略的任務。
游戲拯救世界的情節在好萊塢并不罕見。年代久遠一點的有《最后的星空戰士》,近一點的則有《安德的游戲》。用作者克萊恩的話說,《艦隊》與上述內容不同的地方在于,這里面的角色可能看過《最后的星空戰士》,因此知道發生的是怎么回事。
“在一個后啟示錄的僵尸電影里,沒有人看過僵尸電影,”克萊恩說。“或者在外星人入侵電影里,沒人看過類似《獨立日》這樣的電影。這就是《艦隊》的不容之處——如果外星人今天入侵了,我們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各種關于《人體異形》的梗。”
克萊恩自己是個鐵桿的游戲和科幻迷,小時候對星戰系列電影甚是癡迷,每年的圣誕節以及生日想要得到的都是和星戰相關的禮物。長大后,他的興趣轉移到了《龍與地下城》的游戲上。善于拍攝成長題材的導演約翰。休斯則是克萊恩電影的啟蒙之一。
雖然暢銷,但《艦隊》作為一本書來看,反響遠不如《頭號玩家》?!杜炾牎分幸豢滩煌5牧餍形幕W屪x者感到膩煩。AV Club 稱《艦隊》是克萊恩對自己赤裸裸的模仿之作?!度A盛頓郵報》則評論說稱,《艦隊》并沒有幫助我們理解我們的世界,或者那些迷人元素風靡的原因,而只是沉溺在懷舊中自娛自樂地玩梗。
不過,在小說出版的同一年,環球就買下了它的影視改編版權,據稱交易價格達到七位數。也有一些評論給出了看好它改編電影的理由:故事發生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天,只有一位主要的人物,那些動作場面放在科幻的語境下也都是有信服力的,“緊湊的節奏、對重點的聚焦刻畫以及酷炫而切實的動作場面都是好電影的元素。”
克萊恩此前已經為電影寫了一版劇本草稿,他將與馬澤繼續合作,后者是電影《諸神之怒》的編劇之一。迪倫·克拉克(《恐襲波士頓》《猩球崛起》三部曲)和丹·法拉(《頭號玩家》)擔任《艦隊》的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