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中午,漳平市保障性住房城北小區的住戶郭照瀅照下班一到家便拿起當天的報紙,認真閱讀關于十九大的相關報道。
80后的外地小伙郭照瀅,三年前來到漳平工作。對于剛工作不久的他來說,不管是買房還是在外租房,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2016年12月份,他在當地申請了廉租房,半年前搬入新居。他告訴筆者,自己家庭條件一般,買房子本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請。國家出臺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讓他那么就住進新房,讓他倍備感幸福。“黨的十九大召開,報告中提到‘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相信以后越來越多的人能像我一樣住有所居。”指著報紙上的相關內容,郭照瀅激動地說。
當天,恰巧隔壁鄰居陳晶晶到郭照瀅家串門,兩人聊天的話題自然關注在十九大上。陳晶晶說,報告中提到“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讓她頗有感觸。作為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受益者,現在每個月,她只需要繳納120元租金,開支節省不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實惠。她希望能有更多人和她一樣,圓住房夢,過幸福生活。
近年來,漳平市始終將建設保障性住房、構建住房保障體系,作為抓民生、促和諧的重要抓手,著力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無房家庭、新就業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等的住房問題。截至目前,該市共建設保障保證性安居工程5166套,其中保障性住房3079套,棚戶區改造2087套,項目總投資8億元。(通訊員 陳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