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鐵山鎮謝家邦“鄉間果芙”家庭農場以精品特色水果采摘游為載體,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經濟,開辟了一條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精致化的鄉村觀光農業旅游發展之路,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打破了城鄉二元結構,在農村產業轉型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走進鄉間果芙,青林翠竹如畫卷展開,點點果蔬大棚、塊塊藍色泳池、片片農家建筑在深山中顯得格外耀眼。2014年12月,退伍軍人林熙翔,放棄煤礦生產經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發展生態農業中。從承包第一畝地,到如今基本建設成一個擁有1568畝,集觀光、采摘、求知、娛樂、休閑、度假、農家樂為一體的農業生態休閑農場。
眼下正是瓜果飄香的季節,在這個夏天,鄉間果芙家庭農場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農場里一派熱鬧的采摘景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綠色、健康成為農業發展的主流,鄉間果芙家庭農場順應現代農業由“粗放型”向“精細型”的發展趨勢,三年來開發了多種項目。
由于結合了現代城市人對健康生活、休閑生活的需求,鄉間果芙家庭農場親子旅游等項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為方便顧客,鄉間果芙家庭農場在建設生態休閑農場的基礎上發展新模式,引入高端農業、訂單農業等,在山下設立自己的直銷店鋪,這樣,顧客不上山就可以買到新鮮的瓜果等農產品。
當初,林熙翔,看到生態農業發展的前景,懷著回報社會服務家鄉的熱情,回鄉創業開發農場,隨著家庭農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先后吸引了20多個轉產、轉崗的煤農、養殖戶和部分貧困戶加入,在農場里從事山地開墾、種植、采摘、養殖、運輸等各種農活,也讓部分貧困戶通過土地出租、農場打工等方式增加了收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