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鐵山葡萄遠近聞名,經過十多年的規模種植已經成為果農致富的金牌農業,然而近年來,鐵山一些有前瞻眼光的果農嘗試種植經濟效益更加突出的新型高檔水果——臺灣紅心火龍果,取得了實驗性成功,畝產效益是葡萄的好幾倍,紅紅火火的臺灣紅心火龍果逐漸成為果農致富的另一把“金鑰匙”。
近日,記者在新羅區鐵山鎮果農邱仰周的果園里看到,這里除了傳統的葡萄種植以外,大棚里種植的還有從臺灣引進的紅心火龍果--女皇頭,長勢喜人,進入6月中旬以來,這里的臺灣火龍果種植園開始進入豐產期,園內的火龍果長勢一片紅火。一排排類似仙人掌的植物懸掛在鐵架上,枝頭上掛著一顆顆綻開笑臉的火球,滿園看去,猶如群龍飛舞,很是壯觀。
此時,來自市區農業局的評審專家組正在對火龍果產期調節提早與延遲開花結果試驗與研究項目進行現場驗收。經過測產驗收、質量鑒評等環節,預計該品種火龍果年畝產可達7000斤左右,產值可達7萬元。
火龍果,又叫青龍果、紅龍果,因其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鱗而得名,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纖維。現在市面上紅皮白肉的火龍果并不稀奇,但紅皮紅肉的火龍果卻非常少見。而鐵山鎮的豐藝火龍果種植園專門引進臺灣產紅皮紅肉的火龍果,果皮是玫瑰紅色,果肉呈深紫紅色。使用的是有機肥料,還有生物肥料,生物殺菌劑,不但果的質量好,也是非常安全的,與白肉火龍果相比,紅肉火龍果吃起來更顯清甜,口味清淡有芳香。在市面上自然也更受消費者青睞,價錢也比一般的白肉火龍果要貴,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記者了解到,2016年以來,新羅區農科所從臺灣引進火龍果實用技術進行試驗示范,聘請了11名土地肥料、遺傳育種、儲運保鮮等領域的臺灣專家進行技術輔導。目前,該項目通過專項驗收,不僅經濟效益顯著,還可以讓消費者在一年四季品嘗到新鮮且高品質的紅心火龍果,為我區高檔經濟水果種植取得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