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杭縣龍航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繼光來到泮境鄉司法所,這是他第16次來到這個鄉為當地開展法律服務。根據法律顧問服務合同約定,他每個月至少要來鄉里兩次。
從2014年起,上杭縣就開始試點選派律師進村擔任法律顧問工作,但存在部分律師對無償擔任村居法律顧問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日常工作聯系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法律服務中存在的問題,推進司法領域改革,去年11月底,上杭全縣22個鄉鎮全部聘請律師擔任法律顧問,12個社區均設立“法律診所”,332個建制村均設立“法律顧問室”。全縣所有村(社區)都聘請了律師(包括兩名基層法律工作者)擔任法律顧問,所有的村(社區)均有一名政法干警擔任法律指導員,率先在龍巖市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
上杭全縣實行以村或社區為單位,由村委會或社區居委會與律師簽訂《法律顧問服務合同》,老百姓可以按照合同的約定享受顧問律師的專業法律服務,且顧問費不用老百姓掏腰包,按照每村每年1600元的標準,由縣政府買單。
根據合同約定,顧問律師必須每月至少兩次到鄉鎮參加工作例會。“法律顧問要為村、社區治理提供法律服務;幫助草擬、制定、審查或者修改合同、章程等法律文書;為基層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協助指導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和參與人民調解工作;及時參與處置村(社區)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等。”上杭縣司法局局長劉勇說,上杭的每一位律師(以及兩名基層法律工作者)均對應一個鄉鎮,擔任一個鄉鎮下轄的所有建制村(社區)的法律顧問。
“縣里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了顧問律師的聘請費用,律師不用再像以前那樣自己出下鄉的路費了,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普遍提高。”張繼光說,按照“統一調配、就近服務”的原則,律師與鄉鎮充分協商、雙向選擇。
在加強服務的同時,該縣加強對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的監管。對各鄉鎮每月開展法律顧問工作情況及時進行登記,建立一覽表,每月一通報。各鄉鎮及時將開展工作的照片在上杭司法微信群發送。
“陳裕文律師協助才溪司法所成功調解才溪村村民歷時10多年的祖宅繼承糾紛;藍福江律師到茶地鎮樟樹村參與鎮、村調委會的聯合調解,成功化解了丘某某兄弟之間因贍養母親引發多年的調而未結的糾紛;林新麒律師多次協助、指導廬豐鄉、豐康村鄉村兩級調委會調解,成功調解豐康村村民藍某太三兄弟與藍某魁之間歷時20多年的道路糾紛……”張繼光說,服務和監管同步,帶來了明顯的社會效益。
據劉勇介紹,全縣23位村(社區)法律顧問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堅持每月2次深入全縣12個社區、332個村積極開展法律顧問工作,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共入村(社區)了解社情民意1241次、提供法律咨詢1393件、協助息訪5件、處置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2件,調解成功336件等,“大大提高了調解成功率,及時挽回了群眾的經濟損失,有效地促進和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