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主干流4個斷面詛類水質達標比例達100%、城區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2016年全縣綜合水質總體評價為且類,達標率100%……
3月21日,記者在上杭縣城汀江河道見到,一江清水緩緩穿城而過,水面如鏡,藍天白云、摩天高樓盡人其中;兩岸花紅柳綠、游人如織,更有游泳健兒戲水江中、不亦樂乎!
這些美麗溫馨的景象,正反映了上杭縣近年來為守護汀江一江清水,主動作為,落細落嚴落實河長制取得的可喜成效,讓當地百姓真切感受到優美生態環境帶來的那份幸福。
黨政同責 層層有責
汀江流域在上杭縣境內的集水面積達2715平方公里,汀江干流及其支流舊縣河、黃潭河為縣內三大河流,是當地百姓賴以生產生活的母親河。
保護母親河的生態環保,是執政為民最重要的體現!上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汀江流域的治理工作,2014年開始先后制定出臺了《上杭縣河長制實施方案》、《上杭縣汀江流域河長制工作機制》等文件,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明確各級河長職責,全面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由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總河長,由鄉鎮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鄉鎮河段長,在河流所在村設立村河長,全面推行“河長制”管理模式,還建立專管員責任制。2016年,結合“三大戰役”的實施,成立了生態環保攻堅戰役領導小組,將水環境整治攻堅戰役作為重中之重。
該縣抓住“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這個關鍵,建立并完善了河長制黨政領導干部考核機制。對責任落實到位的河長、專管員,予以通報表揚,并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對措施不力,敷衍塞責,履職不到位的,給予通報批評,列人年度考核懲戒。
狠抓源頭 嚴格整治
生豬養殖場排污是該縣河流最大的污染源之一。狠抓源頭、嚴格整治最突出的涉水環境污染,是上杭縣落實河長制、治理水污染的一大著力點。
該縣制定并下發了《上杭縣2016年生豬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意見》,成立了農村環境監察臨時中隊,加強對畜禽養殖污染等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的執法監管,在全縣范圍內集中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查處一批污染嚴重的規模化養殖場。2016年,該縣共拆除禁養區生豬養殖場(戶)3791家,拆除面積77.52萬平方米,削減生豬31萬頭,完成了109家生豬養殖場標準化改造。
同時,由縣委政法委牽頭,縣法院、公安局、環保局、水利局等部門組成,建立健全環境違法案件聯動辦理機制,依法加大對涉及環境違法案件的懲處力度。自去年以來,該縣共出動執法人員1747人次,開展了多次“清水藍天”專項行動,督查環境違法企業450余家次,立案處罰45起,停產限產34起,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33份,實施了全省首例將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委會)作為處罰責任主體的處罰。今年2月28日,該縣對舊縣河舊縣鎮和壩電站庫區河段非法采砂開展聯合執法,有效地保障了舊縣河流域水安全。
攻堅克難 黃潭水清
黃潭河由于受工礦企業開發及養殖業迅猛發展的影響,水質惡化,成為全市水流域環境質量的一個突出問題。水質黑、惡、臭,嚴重影響沿河百姓生產生活,為此,該縣2013年開始實施了黃潭河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強化落實河長制。
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河長們力求把問題解決在岸上。他們協調聯系有關部門積極抓落實,開展聯動執法,關閉冶金、水泥等污染企業21家,關閉拆除豬場1586家,打擊非法采洗砂場69家。河長們下河道、蹲工地,推進污水管網建設、拆除臨違建筑、綠化河道、清淤保潔……打響了一個個攻堅克難、標本兼治的硬仗。鄉鎮河長藍尚榮為徹底清查河水污染原因,與鄉環保部門一起抓好沿河印染企業污水的達標排放,控制上游來水污染,深人每家每戶進行環保意識宣傳,連續三月奔波在拆遷豬場的工地上。
環衛保障也得到進一步加強,建設了集鎮生活垃圾填埋場6座、村級垃圾填埋場76座,垃圾中轉站7座,垃圾池2000余座,發放垃圾大小桶6000余個,使垃圾亂棄亂倒現象得到遏制。如今三年過去,黃潭河水質改善明顯,主要水質污染源因子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等濃度持續下降,斷面水質持續好轉,大部分河段水質達到詛類水質標準。
行百里者半九十,保持汀江流域一江清水仍須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今年,結合貫徹落實新一輪《龍巖市全面推進河長制實施方案》,上杭對河長制責任再明確、再深化、再落實,推動汀江流域生態環保綜合整治再出發,切實將汀江流域“綠色、生態”打造為上杭紅土地上最美的名片。(記者 藍明豐 通訊員 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