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位于武平縣的福建伊普思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在加緊生產趕訂單。該公司是一家以壓縮空氣凈化產品及過濾與分離產品為主,集研產銷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自2020年入駐武平工業園區以來,規模不斷擴大,先后建設一期2萬平方米、二期1.3萬平方米的廠房,目前計劃建設三期5萬平方米廠房兩棟和綜合性宿舍樓一棟。“企業之所以能夠健康快速發展,離不開龍巖市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當地政府優質的服務。”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謝軍軍告訴記者。
伊普思實業的發展壯大,是我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民營經濟對龍巖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貢獻不斷提高。據有關部門統計,2020—2022年,龍巖市民營企業占全市企業數量均超過90%,民營經濟占全市經濟總量均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率均超過50%。
給力政策激發民企活力
我市向來重視民營經濟發展,通過堅持黨的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促進民營經濟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發展、成長;通過堅持解放思想,以持續不斷的政策創新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實實在在的紅利;通過堅持親商扶商,以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激發民營企業家創新創業熱情,為民營經濟的繁榮提供土壤。
去年11月,我市出臺《龍巖市推動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若干措施》,從十九個方面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出要進一步弘揚重商、親商、愛商優良傳統,持續搭建政企溝通平臺,健全常態化親商助企機制,完善聯系商(協)會、民營企業等機制。
今年春節后上班第二天,市委、市政府就舉行全市民營企業家新春懇談會。“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要不斷提升營商環境,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市領導在會上的話讓參會的市工商聯副主席、市工商聯青年企業家委員會主任、龍合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靜感觸頗深。
時針撥回到2014年5月,美國留學歸來的楊靜選擇回到家鄉龍巖,創立了龍合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研產銷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重點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被列入福建省、龍巖市重點上市后備企業。“作為一名‘80后海歸’,沒有選擇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而是將家鄉作為自己發展的首選,事實證明當年的選擇非常正確。”楊靜說,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民營企業高看一眼厚愛一籌,出臺實施的眾多政策讓民營企業發展安心、舒心、順心、暖心。
硬核舉措拓寬發展前景
“園區干部有主動到企業宣傳惠企政策嗎?招商惠企政策有及時落實嗎?”近日,龍巖高新區(經開區)紀檢監察工委干部走進福建龍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對招商引資惠企政策落實情況開展跟蹤回訪。
領導干部掛鉤民營企業,在我市已成為常態。
“企業好,龍巖才會更好;企業旺,龍巖才會更旺!沿海能做到的,我們也一定能做到!”在今年7月8日第9個“龍巖企業日”到來之際,市委、市政府在致全市廣大企業家的一封信中再次莊嚴承諾。早在2015年,我市就把每年的7月8日定為“龍巖企業日”,這是全國首個由地方政府設立的企業日。此后,我市每年均舉行“龍巖企業日”活動,并結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態化開展“千名干部掛千企”活動等,持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2021年,我市首次躋身福建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有7個指標列為全省標桿;2022年,我市繼續保持7個指標獲評全省標桿。目前,龍巖有100多項涉及營商環境建設的創新舉措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政務服務”指標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前列。
長期以來,我市民營企業以金屬加工、化工、建材加工、餐飲、農產品等傳統產業為主。近些年,在各級黨委、政府支持引導下,逐步向新能源、新材料制造、文旅康養、生物資源、跨境電商等新興產業延伸,產業結構呈現持續優化的趨勢,有力增強了龍巖產業轉型升級的潛力。
盛世華章正譜,老區發展如虹。更加安心舒心順心暖心的營商環境、政策環境、平臺環境、生活環境,讓龍巖的企業家們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乘風破浪、勇立潮頭,在日新月異的變革中踔厲奮發、披荊斬棘。新征程、新機遇、新賽道,龍巖正成為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投資熱土,民營經濟發展的舞臺無比廣闊、前景無比光明!(融媒體記者 賴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