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龍高鐵福建段全線鋪軌貫通,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6月各地集中簽約開竣工項目186個,總投資337億元……盛夏時節,行走在閩西大地,處處一派你追我趕、只爭朝夕的火熱建設景象。
牢記囑托,砥礪前行。當下,龍巖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龍巖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圍繞“打好五張牌、建設新龍巖”的工作思路,著力建設閩西南生態型現代化城市,全力以赴推進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
連城四角井歷史文化街區夜景
牢記囑托再出發
長汀縣河田鎮露湖村,水土保持科教園林木蔥郁,習近平總書記20多年前捐種的香樟樹如今已是枝繁葉茂,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參觀打卡。
“總書記曾先后20次到龍巖調研視察,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我們把落實總書記重要囑托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持續推進,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龍巖市委主要領導說,當地認真總結提煉習近平總書記在龍巖留下的“一棵香樟樹”“一本林權證”“一口水井”“一條幸福路”“一座土樓”“一座高山茶園”“一杯米酒”“一只河田雞”等生動故事,收集整理總書記走訪龍巖7個縣(市、區)196個點時作出的重要指示。去年11月15日,龍巖市委舉行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重溫習近平總書記20次來巖重要囑托,并對貫徹落實工作作出部署,把總書記的殷殷期望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強勁動力。
在此基礎上,當地扎實推進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龍巖實踐基地建設,抓好首批31個實踐點建設,設立17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基地,高起點、高質量打造學習基地。
同時,龍巖還對總書記20次來巖的殷殷囑托逐項細化分解,定期跟蹤落實,持續拓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導和推動的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和林改“武平經驗”。
古田會議會址前油菜花開。
示范區建設邁大步
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革命老區發展,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作為原中央蘇區核心區,龍巖以什么樣的面貌邁入新時代一直被高度關注和寄予厚望。
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去年9月9日,龍巖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龍巖市建設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行動方案》,明確示范區建設六個方面23項重點任務,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擴大雙向開放、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精神文明建設等六個方面在全國革命老區中當引領作示范;12月7日,龍巖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動員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打好革命老區牌、綠色生態牌、特色產業牌、對外開放牌、大愛龍巖牌,加快推進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
目標既定,落實為本。今年4月,《2023年龍巖市建設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工作要點》出臺,明確六個方面38項年度重點任務。目前,龍巖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創建首批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全國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城市品質提升試點城市、永定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等一批試點示范品牌,在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現場會上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邁出新步伐。
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離不開對口支援單位的支持。龍巖搶抓中央國家機關和央企對口支援龍巖市的重大機遇,積極“上省赴京”開展對接。去年以來,龍巖已爭取中央、省預算內資金17.4億元、專項債資金181.6億元,助力龍巖新機場等一批重大事項取得突破,新羅能源互聯網產業園等一批項目落地。今年3月,龍巖在北京召開中央國家機關和央企對口支援龍巖市工作推進會,現場簽約項目11個,總投資168.5億元。
老區灣區心手相牽,穗龍合作漸入佳境。今年2月12日至16日,龍巖市黨政代表團赴廣州簽署《廣州市龍巖市對口合作框架協議》及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游3個子協議,明確紅色文化教育、文旅康養、基礎設施、產業和園區等10個重點合作領域。
同時,雙方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龍巖—廣州直達動車、龍巖(連城)—廣州直飛航線正式開通;持續開展“百萬老廣游龍巖”活動,面向廣州市民推出了47家A級旅游景區首道門票免費等優惠。今年上半年來巖旅游的廣東游客達150萬人次,同比增長115%;龍巖7個縣(市、區)和龍巖高新區(經開區)與廣汽集團、廣藥集團等23家廣州市屬國企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對接廣汽集團鋰電材料、廣藥集團中草藥種植基地等項目187個。
新羅瑞烴環保設備(污水處理設備)生產項目
項目攻堅戰猶酣
今年上半年,龍巖全市十大重點工程項目、100個攻堅重大項目、1100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均實現雙過半……重點項目已經成為推動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的強勁引擎。
龍巖市委提出,老區發展根本要靠“自身骨頭長肉”。堅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產業、大抓項目,不斷拓展提升招商和產業發展的深度、廣度與質量。
——開展大招商招好商行動。出臺《龍巖市大招商招好商行動方案》等招商政策,聘請33名招商顧問,組建14個產業鏈招商工作組和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閩東南等四個片區招商工作組,2022年新簽約項目549個、總投資1444億元。
——堅持大抓產業。在發展壯大“5+N”產業的基礎上,龍巖重點抓好“2+4”工業產業,去年有色金屬、機械裝備兩大主導產業產值分別達1445億元、900億元,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快速增長。打響古田紅色游、永定土樓游、長汀古城游、丹霞溫泉游、休閑生態游等五大文旅品牌,開展“百萬老廣游龍巖”“客家美食宴”等活動,文旅康養產業產值達1214億元。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七大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產值達1000億元,漳平列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長汀列入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堅持大抓項目。去年下半年,龍巖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沖刺下半年”重點項目百日攻堅戰役,十大重點工程項目、160個市級重大項目、1106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219.5%、144.9%、109.2%。
今年新春伊始,當地即拉開了2023年重點項目攻堅戰役序幕,實施“十百千”項目建設,突出抓好總投資624.3億元的十大重點工程,重點攻堅總投資1911.5億元的100個重大項目,統籌推進總投資6322.8億元的1100個省市縣重點項目,上半年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64.5%、67.4%、65.36%。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龍巖扎實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積極打造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便利龍巖”,政務服務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前列,100多項創新舉措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今年以來,龍巖出臺推動一季度經濟發展“開門穩”“開門紅”的20條措施、保障工業穩定運行8條措施等系列文件,助企紓困謀發展。同時,深化“千名干部掛千企”活動,市縣各級各部門1015名領導干部掛鉤聯系1500家重點企業,市領導帶頭走訪企業、解決問題。1—6月,全市各級各部門累計開展幫扶4250人次,摸排企業困難問題617個,已協調解決問題560個,正在協調解決57個,做到企業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民生事業有溫度
龍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教育和醫療品質提升等方面入手,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生態優勢是龍巖的最大優勢之一。今年4月4日,龍巖召開全市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動員部署大會,出臺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成立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指揮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長,實施水環境治理、大氣環境治理、土壤環境治理、耕地保護和水土流失治理、化工園區環境治理、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等六大專項攻堅,明確26項具體任務,對群眾反映比較多的水環境治理問題進行重點攻堅,取得明顯成效。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龍巖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同比提升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省控小流域斷面優良水質比例同比提升1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
此外,當地還出臺《龍巖市鞏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意見》《龍巖市拓展提升林改“武平經驗”進一步深化林業綜合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新時期建設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等,推動這兩個全省、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典范再上新臺階。
教育、醫療事關千家萬戶,群眾關注度極高。為此,龍巖著力抓好教育、醫療品質提升。
去年9月29日,當地召開全市教育發展大會,出臺實施“教育強市”戰略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人才引進、隊伍建設、正向激勵、教師管理等十個方面制定27條具體措施,落實公辦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與公務員工資收入長效聯動機制,教師年度考核獎的財政保障比例高于公務員10%。去年,龍巖成功入選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339所中小學通過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評估確認。
與此同時,龍巖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積極打造“大愛龍巖”精神文明品牌,聚焦“一老一小、一病一殘、一弱一困”等社會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開展愛心敬老、愛心護蕾、愛心就醫、愛心助殘、愛心扶弱、愛心濟困六大專項提升行動。截至目前,當地累計開展各類活動3.2萬余場,39.8萬人次參與,服務294.8萬人次;全市各級各部門發放各類補助資金超2.8億元,籌集善款910萬余元,惠及89萬余人次……“大愛龍巖”已經成為當地最具辨識度和感召力的精神文明品牌。
新起點、新作為,下一步,龍巖將進一步發揚“鬧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游”的優良傳統,緊緊圍繞“打好五張牌、建設新龍巖”思路,建設閩西南生態型現代化城市,加快推進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著力打造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龍巖樣板”。(記者 張杰 戴敏 通訊員 巖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