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一季度,我市聚焦市場主體需求,及時出臺多項政策,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緩解企業經營困難,激發市場活力,助力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推動全市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實體經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在穩增長、穩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有力幫扶企業紓困解難減負,我市搶抓建設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歷史機遇,積極對接落實國家工業、服務業穩增長和省“開門紅”、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等政策措施。
“比如按照最高幅度減征‘六稅兩費’,一季度全市新增減稅降費2.9億元;積極對接各類上級補助資金,推動63個項目獲預算內補助資金2.35億元,55個項目獲專項債資金42.7億元;主動向上爭取工業等扶持企業資金1.6億元,幫助實體經濟紓困解難,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保持政策延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我市積極持續落實服務業20條、工業20條等已有政策,建立“開門紅1+N”政策體系,及時出臺市對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向激勵、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25條等一攬子幫扶政策,提出對全市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國有房屋年度內減免3個月租金等具體舉措,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穩定增長預期。
同時,強化政策兌現落實,完善惠企政策窗口運行機制,推出“免申即享”惠企事項119個,一季度及時受理惠企辦件785件,兌現資金6560萬元。組織開展市政府領導任組長的一季度“開門紅”經濟督導調研,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打通政策紅利普及“最后一公里”,推動更多獎補資金直達企業、直達項目。
助推經濟發展要素服務保障不可或缺。我市深入開展“千名干部掛千企”活動,加強用工、用地、融資等協調服務,為企業增產增效、項目提速建設提供保障。
企業用工方面,出臺企業吸納就業和穩定就業獎補等政策,今年以來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87場,提供崗位10萬個,促成就業意向1.27萬人次。
用地用林方面,實行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等制度,一季度獲批項目用地319.3公頃、居全省第4位,獲批項目用林177.7公頃。
金融服務方面,做大政策性融資擔保,今年以來累計為1656家中小微企業發放紓困專項貸款1698筆、金額24.34億元,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增長15.8%、增速居全省第4位。
據了解,今年以來,在國內外復雜市場環境和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沖擊下,全市工業企業仍實現較好經濟效益,一季度37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7個行業增加值正增長,23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9家。(融媒體記者 曾俊欽 通訊員 游建凌 曾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