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上杭國家森林公園西普陀景區南側的龍龍鐵路福建段普陀山隧道順利貫通,這是龍龍鐵路項目貫通的第一座3000米以上的長隧道,隧道正線全長3147.57米,為單洞雙線隧道。
普陀山隧道進出洞項目部堅持“早進晚出,保護環境”的原則,采用護拱施工方法,在進洞前方做了一段28米長的明洞,這種“未到山體之前先進洞”就叫“早進”;在出洞之前又做了一段13米長的明洞,這種“盡量遠離山體后再出洞”就叫“晚出”。他們通過這樣延長進洞出洞的隧道長度,實現了洞口零開挖,避免了對山體的大挖、大刷造成對洞口周圍的植被破壞,維持了洞口的原有生態和地貌。施工人員在隧道進口、出口和施工場地內設置了沉淀池,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收集回用,避免了施工廢水亂排亂放對環境造成污染。
該隧道地質異常復雜,IV級、V級圍巖占比大,尤其是被稱為“滴水洞”的淺埋層,長235米,處于山坳之間,埋深19-23米,節理裂隙發育,穩定性差、基巖裂隙水為主,易產生涌水、突泥,施工風險大。項目部嚴格控制開挖進尺,加強支護和防水排水,并注水泥漿加固,施工過程中加強監測,確保了隧道安全。(記者 傅長盛 通訊員 陳冬生 楊國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