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昨日,記者從龍巖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立春過后,全市春耕備耕已有序開展。
春耕備耕早安排。截至1月19日,市農業農村局及時分解下達2019年全市糧食生產199萬畝,總產83萬噸的指導性計劃。全市已完成檢修拖拉機、耕整機、插秧機等農機具1.2萬臺,已下田作業拖拉機、耕整機0.5萬臺,完成機耕作業面積25萬畝;目前春耕春種處在起始階段,根據統計,目前,全市溶田面積3.3萬畝,春種大豆1100畝,玉米680畝,花生1250畝,甘蔗2100畝,果瓜650畝,蔬菜35956畝,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長。
農資種子儲備充裕。據農業部門農情信息統計,全市肥料、農藥、農膜、種子等農資儲備均超過實際生產需求。目前,全市已儲備化肥9.62萬噸,農藥0.26萬噸,農膜0.92萬噸,可充分滿足春耕生產需求;預計早稻種植面積與去年基本持平,春播早稻用種總量在58.4萬公斤左右;目前全市已儲備早稻種子58.5萬公斤,其中雜交早稻種子36.8萬公斤,保持供需平衡略有余。
農資價格總體平穩。經過過去兩年的環保治理及產能淘汰,尿素、磷銨等農資產能過剩的狀態得到有效改善,農資企業運營成本下降,農資價格平穩。同時,隨著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措施的逐步推進,化肥使用量也在逐年下降,目前我市農資價格穩定,供應充足。據調查,46.3%尿素2400元/噸,12%過磷酸鈣640元/噸,12%鈣鎂磷760元/噸,45%硫酸鉀復合肥3000元/噸,45%氯化鉀復合肥2900元/噸,均與上年基本持平,但部分農藥也有一定上漲。
技術服務全面跟進。全市各級農業部門落實春季農業生產,全方位加強春季田管、春耕備耕服務。目前已開展技術培訓和咨詢71場次,組織了1032名農技人員開展科技三下鄉,推廣農業“五新技術”8.35萬畝;加大糧食增產“五新”技術示范推廣力度,全面發揮已建105個水稻機插工廠化育秧示范點作用,全面推廣水稻、甘薯和馬鈴薯三大糧食作物的節本增效技術。(記者 梁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