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的2016“網絡中國節”優秀網絡文化內容推選展示活動成果發布大會在北京舉行,新羅新聞網選送的《竹貫元宵燈會》從全國數千件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獲評2016“網絡中國節”網絡優秀節日作品。
每年的農歷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萬安鎮竹貫村都會在保存完好的宋代積靈宮、元代溫氏家廟、明代觀音宮、清代澎湖總督溫兆鳳的故居等遺址點上元宵燈籠,并選擇良辰吉時,伴隨著五彩禮花,當地溫鄧兩姓賢子賢孫們,抬著象征吉祥的獅虎、麒麟、大象,手執多彩多姿的燈籠,穿街串巷游行,盡情享受節日的喜慶與歡樂。
據村委會書記介紹:在竹貫村,每家每戶都會扎花燈,這一習俗已經傳承數百年之久。這些花燈,有些細致的剪紙工藝,如山水鳥獸等,半年前就要開始準備。大的紙扎萌獸花燈,也要花上半個月時間,往往在春節前村民就要開始準備。
傳承數百年的竹貫花燈,如今也早成了竹貫人鄉愁的根系。此外,竹貫村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閩西漢劇,清代流傳的造紙工藝、遠遠流傳的釀酒技術及沿襲了200多年的“背新娘”婚嫁風俗等,吸引了遠近的游客到此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