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里的羅玉云,真是一位立足深山艱苦創業的‘女羊倌’”。
羅玉云懷抱小羊羔臉上充滿幸福感。
1月5日,隨同連城縣莒溪鎮人大代表、鐵山羅地村婦代會主人邱意玉來到這個特殊的小山村。“羅玉云是村里婦女‘敢吃螃蠏’的創業榜樣”。邱意玉反復提及的羅玉云,引起了筆者的采訪好奇心。
走進鐵山羅地村羅玉云的新樓房內,“玉云進山去放羊了”。我們改乘小羅開的進山專車,巔波行駛了約6公里,在地名叫“凹頭山”的羊圈內,終于見到了正在懷抱小羊羔的羅玉云。
羅玉云儼然是一位“羊媽媽”。“這里山高,晝夜溫差大,檢查羊寶寶會不會感冒。”羅玉云解釋說。“養羊,不僅艱辛,更要細心。白天,它們分群進山覓食,夜晚,群擁而眠。所以要細心觀察照料好”。
當聊起為什么要選擇在大山里養羊創業時,羅玉云說,鐵山羅地村本來就有不少野生山羊,自從建立起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后,村民自覺保護原始的動、植物資源。當姑娘時我就萌發過“以養帶保,群養山羊”的想法。許多人曾介紹我嫁到山外去,我卻留在鐵山羅地村。結婚生育一個兒子后,我被選為村計生協會中心戶組長。丈夫羅昌志既忙護林管山,又忙村里公務。我想,山村婦女總不能吃閑飯吧。前些年,兒子上中學了。又有“以養帶保,群養山羊”發展飼養山羊的夢想,得到丈夫羅昌志支持。2012年8月,投入10余萬元,選擇在“凹頭山”山場建好標準化羊圈,鎮計生辦主任馬奇偉幫助選購來20多只適應高海拔山區放養的波爾山羊種羊開始試養。白天陪伴山羊在山里滿山轉,夜里反復觀看農業部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教育出版社制作和出版的《高效養羊技術》視頻教程。
“放牛得坐,放馬得騎,放羊跌爛膝頭皮。這是老一輩人的民謠,形容養羊人隨羊滿山跑的艱辛”。羅玉云談起她的創業夢,既有幸福夢,也有心酸史。同村一位姐妹看到在大山里當“女羊倌”的吃苦樣,壓下了致富夢。是縣、鎮計生協會及時支持1萬元的“幸福母親工程款”解決了部分短缺資金困難。鎮黨委、政府、人大的領導常當我的義務宣傳員。不僅把我放養的活羊推薦給本鎮的餐飲店館,還推薦給縣城的美食店。帶起鄰近3個村的5位村民同我一起在大山里“以養帶保,群養山羊”發展飼養山羊業。到去年底存欄量達220多頭。波爾山羊被稱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因山羊純吃山草與樹葉,喝純凈山泉水,屠宰率高,產肉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味極小,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被認定為綠色山羊,活體以毎公斤44元至50元價格出售,特受美食店歡迎。每年有近4萬元收入,比外出打工好。
盡管離我的“發羊財”夢還有一段距離,但我已圓了計生協會小組長的“幸福母親 ”夢。兒子開始就業了。羅玉云臉上露出創業成就感的笑容。時近傍晚,西霞灑滿的山垇里,陣陣的“咩咩”聲和山泉叮咚聲交織的協奏曲,回蕩在“凹頭山”。(通訊員 鄒善水)
晚歸的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