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利寶,44天,參考年化收益4.6%”……平時注重理財的市民謝女士發現,經比較,年終歲首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上漲了一些,4%以上的產品多了不少。1月13日,頗具經驗的她告訴記者,大家可以多關注那段時間的行情,每年這個時候,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會升上去,要買的話這時最合適。
走訪:年終歲首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突破4%
2016年12月底至今,記者走進中心城區多家銀行了解得知,在剛過去的2016年大部分時間,國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在4%徘徊。去年4月份,某些國有大行產品年化收益率一度跌破3.5%。因此,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產品,在去年相當長的時間都被認為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據相關機構監測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12%,隨后收益一直在下跌,從4月份開始,跌幅放緩,9月份收益止跌企穩,11月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66%。
而進入12月,銀行理財收益開始持續上漲,一如文章開頭謝女士的感受——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上漲。西安南路某行客戶經理小謝告訴記者,每年到年末,資金面持續緊張,銀行攬儲壓力大,為應對各項考評,銀行都會選擇在這個時點大幅提升理財收益率沖規模。據了解,目前,銀行大部分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特別是中短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上調明顯。
發現:股票不景氣,國債逆回購年末翹尾效應凸顯
除去銀行理財產品,在股市賺錢不易的情況下,國債逆回購收益顯得彌足珍貴。“以前幾天(上月27日),我關注的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1)為例子,一早以4.100%開盤之后,午后直線飆升至33%,也就意味著是如果投資者在這個位置把錢借出去,明天就可以拿到年化33%的利息跟本錢,其中“001”代表的是一天的逆回購,要除以365天,就是投資者拿到的收益。”老股民賴女士說,這收益率是相當高的,國債逆回購呈現的也是年末翹尾效應,一般在月初、月底,年終歲首收益率特別凸顯。
記者采訪時,邀請證券公司業務人員幫忙計算了下,國債逆回購假如以年化收益率15%計算,100萬一天就是411元收益。若有10萬資金,那么一天就是41元收益。為此業內人士認為,逆回購的收益率跟市場的資金面有關,資金面越緊張,市場越需要錢,逆回購的收益率越高。逆回購存在風險小、操作方便、手續費低等優點,建議空倉輕倉投資者不如試著操作國債逆回購,等待時機用大資金進入做短期獲利。
提醒:年末理財更應以“穩”為主
據銀行理財師分析,年末的時點效應,促使銀行集中推高收益率理財產品,但因未來市場利率趨勢并不明朗,銀行不愿用高收益率來鎖定長期資金。銀行理財產品年末翹尾效應的出現,投資者除了抓住時間點“秒殺”外,還可購買收益率高、期限相對較長的產品,年末理財更應以“穩”為主。(記者 傅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