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新羅區(原龍巖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的重要縣份,為更好地弘揚紅色文化,唱響紅色品牌,即日起,新羅區委宣傳部、新羅TV公眾號將推出“紅色新羅”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1929年1月14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主力3000余人,在黨代表毛澤東、軍長朱德,政治部主任陳毅的率領下,從井岡山誓師出發,向贛南閩西進軍。3月11日,首次進入閩西,解放長汀城。5月18日,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在瑞金葉坪召開擴大會議,毛澤東作出紅四軍再度入閩,開辟閩西新的割據區域的重大決策。在龍巖成功進行了第一個富有軍事思想藝術的經典戰役——三打龍巖。
5月22日,紅四軍抵達古田。當天下午,翻山越嶺來到龍巖城西30華里的小池鄉。與此同時,古田、小池、大池一帶農民在地下黨領導下紛紛舉行暴動,策應紅軍。當天晚上,毛澤東、朱德在駐地——小池墟“贊生店”樓上召開了軍事會議,在聽取了閩西特委派來的龍巖縣委負責人郭滴人介紹情況后。紅四軍前委當即擬定了攻打龍巖的作戰方案。
5月23日拂曉前,紅軍兵分兩路出發了,一、三縱隊向龍門直進;二縱隊在地方游擊隊引導下,離開小池,經京園、山塘、銅缽,插向巖城北山。上午9時許,突破西、北門的兩路紅軍勝利會師了,閩西重鎮龍巖,第一次回到人民的懷抱。
紅軍進城,立刻破開監獄,拯救一大批被陳國輝關押的革命群眾,其中有積極參加后田暴動的女共產黨員張溪兜和她的婆婆張三姑。紅軍展開聲勢浩大的宣傳,滿街是舉著紅旗的紅軍宣傳隊,到處書寫革命標語。毛澤東、朱德十分關懷地方游擊隊的成長,指示軍需處調撥100多支好搶給龍巖游擊隊。軍長朱德親自在中山公園主持了發槍儀式。
紅四軍攻下龍巖城后揮師永定,中共龍巖縣委乘勝深入區鄉,繼續發動群眾開展武裝斗爭,成立區鄉紅軍政權,發展大好形勢,到處呈現火熱的斗爭景象。
紅軍主動撤離巖城后。5月25日,陳國輝留守部隊300人,重返龍巖城。6月3日,紅四軍第三縱隊在伍中豪、蔡協民、羅榮桓率領下,會合傅柏翠、曾省吾、羅瑞卿領導的閩西地方武裝紅五十九團及龍巖赤衛隊,經永定文溪、孔夫鄉、龍巖東肖,兵分兩路,向巖城逼近。中午時分,紅三縱隊發起總攻擊,沖過西橋,攻破西門。敵人倉皇翻山越嶺,再次逃往永福。
1929年6月17日,毛澤東、朱德在新泉“望云草室”住地接到閩西特委送來的報告,得知陳國輝主力已全部返回龍巖,立即下達返向龍巖進軍,徹底消滅陳國輝的戰斗命令。
18日上午,在小池廖家祠堂北面廣場上,朱德軍長及陳毅主任向全軍指戰員作解放龍巖,消滅陳國輝的戰斗動員,全軍將士斗志昂揚。這時,全體指戰員才明白,朱軍長、毛委員為什么指揮部隊兩次攻占龍巖后,卻又自動撤去,引而不發的道理。19日拂曉,紅四軍大隊人馬神不知,鬼不覺地向龍巖“發動閃電式的攻擊。”
在紅軍雷霆萬鈞的強大攻勢下,陳國輝在龍巖的部隊覆滅于東宮山下、見龍橋一帶。陳國輝見大勢已去,只身涉水過河逃跑。三打龍巖戰斗,共殲陳國輝旅在龍巖的主力2000多人。
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二次入閩三克龍巖的偉大勝利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三打龍巖戰斗,已編入《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七百字的戰斗條目。三打龍巖,打開了閩西革命局面,其歷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軍事戰略意義也很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