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一把家鄉的泥土,敬一杯家鄉的米酒,家鄉的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至今,開國中將羅舜初之子羅小明還清楚地記得2013年他在湘江邊上祭奠6000余名先烈的情景,當時所有在場的人都為之哽咽。
“這段沉封已久的歷史,終于被搬上熒屏,并在央視一套播出,被全國的觀眾所熟知,這也是對湘江戰役犧牲的閩西子弟英靈的一種告慰方式。”6日上午,羅小明說,這要感謝家鄉黨委、政府和劇組人員為之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的確,《絕命后衛師》在央視的熱播,讓許多人了解了閩西,知道了紅軍長征途中英勇的閩西子弟兵。羅小明說:“這部電視劇的播出對閩西革命老區的宣傳很大,周圍很多朋友看后,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說如果這6000多名閩西子弟還活著,閩西籍的開國將軍肯定會更多。”
《絕命后衛師》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在羅小明看來,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一是反映出了湘江之戰的慘烈和悲壯程度,犧牲的紅軍戰士中大部分都很年輕,甚至沒有后代;二是反映出紅軍戰士為了掩護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撤退,在戰斗中視死如歸的一種精神。
羅小明曾在海軍部隊歷練過,同樣的當兵經歷讓他對紅軍、對部隊有著更深的理解。他說,在新時期部隊更需要這種長征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人民服務,不怕艱難困苦,勇向直前,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為實現強軍夢而努力。(記者 楊燕 池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