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劇到現在進入了關鍵階段,34師進入了義無返顧去完成任務的時候,非常吸引人。”5日下午,開國中將劉忠的女兒劉蒨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分享了《絕命后衛師》的觀后感。
今年是劉忠將軍誕辰110周年。出生于上杭縣才溪鄉的他,1929年參加了紅軍,1934年任紅一軍團司令部偵察科長,走在中央紅軍長征最前面,一路上幫助部隊斬關奪隘。在湘江之戰中擔任鉗制敵人的任務被敵軍包圍了七天,最后化裝成國民黨士兵才成功突圍。
盡管斯人已去,但浩氣長存。回憶父親與紅軍的故事,劉蒨幾度落淚。“印象最深的是,在父親晚年,每當提起到紅軍沒有及時渡江的時候,父親就急得直拍腿,他說死了這么多閩西籍的戰士,否則福建會出很多的將軍。”劉蒨哽咽地說。
劉忠將軍對家鄉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88歲以前父親每年都要回才溪去,有一次父親回家,到了廈門卻因為生病只能被接回北京,對此,他感到特別遺憾。”劉蒨告訴記者,父親把90%以上的任命書和獎章都送回才溪老家,還給他的孫子取名叫劉杭,小名叫才溪。
除了父親與紅軍這些令人終生不忘的故事,身為醫生的劉蒨,對《絕命后衛師》中醫生徐婷也印象深刻。“心里看著很難過,越好看越不愿意看。”劉蒨告訴記者。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劉蒨認為,要讓紅色文化電影、電視劇成為小學生的必修課,創新教育形式,讓孩子們對紅色歷史更感興趣,繼承和弘揚好長征精神。(記者 池銀花、楊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