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書記是重感情的人,來我們村三年,村里大變樣,他是真心實意地在為我們做好事、辦實事的好書記……”一說到這位來自省城的駐村書記,溪源村村民們從不吝惜贊美之詞。
2014年4月,孔繁明被省發改委派駐到長汀縣涂坊鎮溪源村擔任第一書記。剛到溪源,孔繁明便在村書記和村主任陪同下,走村入戶,通過深入的調查摸底,摸清了溪源的村情村貌。
溪源村位于長汀縣涂坊鎮東部,下轄12個自然村,共計356戶、1656人。該村地處偏僻山區,基礎設施薄弱,文教衛生事業落后,全村貧困戶共99戶。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檳榔芋、茶葉種植,外出務工等。村財除了政府撥款,無其他集體收入同時欠債48萬元。
面對溪源村不容樂觀的形勢,孔繁明并沒有退縮,他首先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擴大會議,詳細聽取了黨員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明晰了工作思路后,制定出溪源村三年發展規劃。
為增強群眾對村兩委的信任,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他從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入手,采取措施解決了財務混亂、班子不團結問題,并持續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培訓,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在村里茶葉合作社建立黨小組,以黨員為骨干領頭發展茶葉,以黨建帶動村茶產業發展。
為謀劃溪源發展,孔繁明從解決村民急迫的問題上入手,他帶領村兩委干部,積極爭取省市縣鎮各級部門的支持和幫助,爭取優秀安排溪源村安全飲水工程項目,解決村里348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優先安排溪源村電網改造工程,解決全村電壓不穩,時常斷電的問題;爭取道路改造補助資金530萬元,將溪源村道路的四級單車道改建為四級雙車道;購買茶樹20余萬株,無償提供給村民栽種;爭取資金改造裝修村小學,建成集村文化活動中心、幸福院、衛生室和村兩委辦公室為一體的綜合樓……
為改善村里環境,增加村財收入,發展鄉村旅游,孔繁明積極爭取資金80萬元,拆除養豬場20個。養豬場拆除后村里不僅變得干凈,空氣也清新了;建設生態堤,加固了河堤,防御洪水災害;修建了鄉村公園,增加了村民活動場所,為村莊添加了風景;修建垃圾場,購買垃圾桶分發到戶,讓村里的垃圾有去處,村環境變整潔了。他還積極打造庫區旅游村,向省移民局爭取將溪源村庫區列入省級庫區旅游培育項目。此外,建設光伏發電項目60千瓦,投資45萬元,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將增加村財6萬多元,將改變溪源村長期沒有固定收入的歷史。
經過三年努力,孔繁明為溪源村爭取項目共22個,總投資2069萬元,已完成1169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由2013年底的7208元增加到10962元。 “ 駐村工作需要依靠村兩委干部,多與群眾接觸溝通,相互學習,交真心講感情,才能辦好事,我受益匪淺,一輩子都忘不了溪源村,這些村里人就是自家人。”孔繁明感慨說道。(記者 賴容 張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