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煙7元,買豬肉25元,給鄰居裝修房子掙200元……”25日,家住長汀縣南山鎮塘背村村民羅良興像往常一樣記錄他一家當天的生活開支和收入情況。
1985年以前,老羅家里每年開支不過幾百元,收入自然也和開支差不多,住的是老祖宗留下的土木危房。后來,尤其是2011年以來,他家每年的收入有10多萬元,花銷也有4萬元左右,住上了三層磚混結構的小洋房。“現在的生活水平跟過去相比,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談到“家世”,老羅好一翻感慨。
在塘背村,像老羅家生活比較富裕的村民還有不少。如今該村村民擁有小車200多部,近九成的農民蓋起新房,據該村“普查員”羅某華介紹,30年前該村的人均純收入不足300元,而后逐年遞增,去年人均純收入達7000多元。作為該村唯一一個有30年“觀察經歷”的羅某華,親眼目睹了塘背村的變化,也深悟這變化的根源:“30年來,國家大力扶持菜籃子工程,現代農業工程,這些舉措給塘背村人帶來了希望。”這些年,塘背村借助國家的扶持政策,積極發展烤煙、檳榔芋、生豬等種養業,讓農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目前全村年種植烤煙1300多畝,檳榔芋300多畝,10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有4戶。同時積極鼓勵引導年輕人外出務工、經商,據統計,全村3000多人中外出的超三分之一,外出勞務收入占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據了解,目前塘背村正加大力度,擴大現代農業發展規模,在穩定烤煙業的同時,通過土地流轉,規模種植瓜果、蔬菜作物,力爭種植面積達3000畝,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通訊員 江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