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起,淘寶將對野生活體螢火蟲相關商品信息執行排查與清理措施。由于螢火蟲人工養殖的業態不明,相關養殖證管理制度較為地方化,淘寶網對此并無確切的審核能力。因此,若賣家聲稱其為人工養殖產物,淘寶網不予認可,視為野生產物處置。(相關規則:淘寶賣家為什么不能再“拍下改價”?規則原文前后對比)
螢火蟲簡介
螢火蟲(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屬鞘翅目螢科,是一種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出熒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我國較常見的有黑螢、姬紅螢、窗胸螢等幾種。
螢科昆蟲的通稱,全世界約2000種,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根據中國幾位專家的統計現發現的種類約有100余種,再加上未發現的種類,總共有150多種。夜間要發光,可分為水生類和陸生類兩種。體型小至中型,長而扁平,體壁與鞘翅柔軟。前胸背板平坦,常蓋住頭部。頭狹小。眼半圓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節,末端下方有發光器,體內的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反應后生成的黃綠色熒光。
發光原理
螢火蟲的發光是生物發光的一種。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中有兩類化學物質,一類被稱作螢光素(在螢火蟲中的稱為螢火蟲螢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類被稱為熒光素酶。熒光素能在熒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 ,并與氧氣發生反應,反應中產生激發態的氧化熒光素,當氧化熒光素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時釋放出光子。
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幾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只有極少部分以熱的形式釋放,反應效率為95%,甲蟲也因此而不會過熱灼傷。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辦法制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在蟲的腹部下部有著很多白色斑塊。其實是它的甲殼中對光透明的部分。在內部有一塊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間這個部位呈現白色。
發光的生物學意義:
成蟲利用物種特有的閃光信號來定位并吸引異性,借此完成求偶交配及繁殖的使命,少數螢火蟲成蟲利用閃光信號進行捕食,還有一種作用是作為警戒信號,即當螢火蟲受到刺激時會發出亮光。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