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里巴巴在資本市場的動作頻頻,其業務版圖的擴張速度著實令人驚訝。日前,阿里將其業務觸角伸向了早已受資本青睞的鋼鐵電商領域,意圖分得一杯羹,在大宗市場的輿論中心掀起陣陣浪潮。
今年11月底,中國五礦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五礦發展與阿里巴巴旗下阿里投創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協議,共同向五礦發展下屬子公司五礦電商進行增資,共同打造鋼鐵交易B2B平臺。增資完成后,五礦發展、阿里創投、海立云垂分別持有五礦電商46%、44%、10%的股權。
12月初,五礦發展與阿里創投便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通過組建合資公司的方式,整合共建鋼鐵電商平臺。該該平臺將面向整個鋼材市場上下游,為倉儲、加工、金融、貨運在內的交易相關服務提供支持,為行業上下游不同角色以及周邊服務企業,提供包括在線交易、物流、金融等各種電商服務。
從上述股權分配比例來看,阿里創投為五礦電商的第二大股東,占股比例近一半。顯然,這透露出阿里對五礦電商寄予厚望。總的來說,阿里本次攜手五礦涉足鋼鐵電商,機遇與挑戰并存。
鋼鐵電商急速發展,“三軍對壘”格局正式開啟
首先來看看整個大環境,由于近幾年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虧損加劇、傳統鋼貿流通體系崩塌,國內大型鋼廠、鋼貿商、物流企業和第三方公司紛紛選擇涉足電商領域,開啟轉型之路。2013年以來,中國鋼鐵電商便進入野蠻擴張階段,大量資金涌入這一市場。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鋼鐵電商已成為鋼鐵產業鏈最大的風口,帶有鋼鐵電商標簽的個股均獲得了較高估值。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鋼鐵電商平臺超過200家,按發起主體不同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由鋼廠自主建立的電商平臺,包括最早“觸電”的寶鋼集團旗下的歐冶電商、河鋼集團旗下的河北鋼鐵交易中心等;二是由鋼鐵流通企業建立的平臺,包括五礦集團旗下五礦發展的鑫益聯、物產中拓的中拓鋼鐵網等;三是鋼鐵資訊網站及資本領投類電商,包括上海鋼聯的鋼銀平臺、找鋼網等。
目前,歐冶電商、鑫益聯和鋼銀平臺已經分別成為上述三類平臺中最具代表性的平臺,與之對應的寶鋼股份、五礦發展和上海鋼聯被視為鋼鐵電商龍頭企業。至此,鋼鐵電商領域“三軍對壘”的競爭格局已然成形,業內普遍認為,最終市場或將出現三分天下的局面。
鋼鐵電商前景可期,“五阿哥”仍存成長空間
有數據顯示,鋼鐵電商平臺在全國大宗商品電商企業中占比27.6%,近兩年新建的平臺數量就占據半壁江山,呈集中爆發態勢。但2014年全國鋼鐵電商平臺交易量僅占鋼鐵總交易量約10%,在全國8億噸鋼產量之下,相當于只有8000萬噸是通過電商平臺進行交易。由此可見,鋼鐵電商化水平潛力依然巨大。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今年11月曾公開表示,現有電商平臺覆蓋通用型鋼材4億噸左右的市場預期容量,但目前電商解決了1億噸左右,鋼鐵電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前景依舊可期。
對于阿里和五礦的本次結合,業內將其戲稱為“五阿哥”。綜合當前電商行業“三軍對壘”的格局及市場發展前景,“五阿哥”本身具備特有的發展優勢,并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間。
具體來看,五礦是國內黑色金屬流通領域中最大的綜合服務商,五礦發展早在2010年就開始布局電商戰略,并于2012年聯合國內部分鋼材倉儲物流、鋼貿等企業成立了“鋼鐵流通e聯盟”,它在自建電商平臺方面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強大的線下物流體系此外,依托五礦強大的國企背景,平臺在金屬產業鏈資源、資金實力等方面都具備不可比擬的優勢,但缺少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維是其顯著的短板。
而互聯網思維正是阿里的強項,阿里在互聯網基因、平臺運營能力和B端企業資源等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五礦通過與阿里聯手,不僅強化了其第三方平臺的屬性,增加平臺的公信力,同時還補齊了在互聯網基因上的短板,顯然有助于自建電商平臺的發展。
另外,隨著第三方支付對鋼鐵電商平臺的重要性日益增長,第三方支付牌照已成為龍頭企業爭奪的目標之一。阿里的加入,有望使支付寶完成對五礦旗下鑫益聯平臺的“曲線救國”。總體而言,“五阿哥”未來存在一定的成長空間。
阿里入局鋼鐵電商面臨的挑戰
但挑戰總是與機遇如影隨行,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五阿哥”也不得不面臨一些挑戰。
有分析師指出,從阿里和五礦本次結合的情況來看,雙方或許還存在融合風險。這個風險取決于五礦變革的決心,也取決于馬云和阿里系對五礦電商的重視程度。目前看,44%的持股比例似乎說明了阿里做鋼鐵電商的決心。
從整體大環境來分析,雖然各類鋼鐵電商平臺于近兩年集中爆發,并呈“百家爭鳴”之勢;但伴隨著各路資金的不斷涌入,行業已經出現平臺建設過剩、同質化競爭加劇的困境。在如此環境中,即便是“五阿哥”這種優勢明顯的平臺,也多少會受到拖累。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盡管鋼鐵電商模式被業界看好,但目前各家平臺仍處于燒錢階段,盈利模式不清晰、平臺連續虧損成為不容置疑的事實。
上海鋼聯作為鋼鐵電商巨頭也難掩虧損窘境,該公司2015年第三季度虧損1.8億元,已連虧三個季度。五礦發展也不例外,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虧損9.21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77億元;同時,公司預計全年利潤同比將大幅下降,全年仍預虧。
此外,隨著全國鋼材產量和需求量達到峰值,未來鋼材需求量將逐漸萎縮,包括五礦鑫益聯在內的所有鋼鐵電商平臺的市場規模勢必將受到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鋼鐵電商的整體發展空間或許也將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