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瑞士信貸下調對蘋果業績預期,指蘋果面臨“iPhone訂單疲軟”。受此影響,蘋果當日股價連番受挫,下跌3.80美元當日報收于每股116.77美元,整體3.15%,瞬間市值蒸發逾200億美元。
據了解,瑞信分析師Kulbinder Garcha在報告中將蘋果2016財年每股收益預期下調6%,每股降至9.54美元。同時他也指出,瑞信數據顯示,蘋果已將iPhone零部件訂單最高下調了10%,“訂單的削減似乎是源于iPhone 6s需求疲軟,蘋果iPhone第四季度產量目前預計將低于8000萬部,明年第一季度在5500萬部至6000萬部之間”。Kulbinder Garcha同時下調了對iPhone在2016年的銷量預期,從之前的2.42億下調至2.22億部,他表示:“這一調整反映出了iPhone 6s/6s Plus銷售趨于疲軟的情況。”
對此,Seabreeze Partners Management投行也持相同觀點。其總裁Doug Kass本周提醒投資人,蘋果當前正面臨著凈利潤和營收增速放緩的問題。然而與瑞信不建議投資者拋售蘋果股票而是選擇“逢低買入”不同的是,Doug Kass維持對蘋果股票的看空,他認為蘋果“全球市值最高”的局面不會維持太久。
“盡管我們承認蘋果股價未來幾個季度可能會在100~130美元之間波動,但我們仍相信,股價的任何下滑都會創造出有吸引力的買入點。具體來說,蘋果基于分期付款計劃的iPhone銷量快速增長,這將推動幾個季度之后的iPhone升級。而且,分期付款計劃結構性地加快了iPhone用戶的升級”
據此,盡管表示出擔憂,但瑞信仍保持了對蘋果“跑贏大盤”的評級以及140美元的目標股價。(文/王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