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融資5億元人民幣之后,第三輪融資也即將啟動。”11月3日,車風網創始人王作梁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就在同一天,大眾侃車網創始人郭登禮也表示:“第二輪融資已經啟動。”
雖然網上買車眾說紛紜,但依然有資金不斷進入這一領域。除了傳統的阿里巴巴、京東、汽車之家外,一些創業類公司也在此領域“玩”得不亦樂乎,甚至還相當出彩。
“上個月我們已經實現了11800臺銷量。”王作梁說。郭登禮也透露,由大眾侃車網策劃舉辦的千城特賣匯,每一場都能實現銷售100多輛,并有300-500位消費者的集客。
“從交易口切入的電商,越來越被廠家和消費者認可。”王作梁認為,這是汽車電商經歷了第一階段摸索后,達成的初步統一。
電商交易解決銷售痛點?
“我們的特色是直接從廠家買斷經營,所以在價格上有絕對優勢。”王作梁透露,在車風網買車,可以比市場價低平均2%到10%。郭登禮也表示:“千城特賣匯實際上也使原本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車展,并享受展會促銷的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實現了參加車展并能享受到額外打折的愿望。”
汽車電商不是新概念,參與者也眾多,不過,與之前的電商模式不同,王作梁認為,直接做交易,是車風網能快速增長的關鍵。從2013年1月項目啟動到11月正式上線,目前車風網每天訂單量達3000臺左右,其中成交率約為15%。
車風網的優勢在于買斷經營。其所銷售產品中,60%是買斷經營,這使它所售產品直接具備了價格優勢,從而帶來了成交量。
郭登禮也認為,大眾侃車網最明顯的優勢是線下成交。大眾侃車網旗下的掌上買車APP,只是提供了一個集客平臺,真正買車還是要通過千城特賣匯線下的體驗和展銷才能促使最終成交。
千城特賣匯在三四線城市,將整車廠和經銷商的資源整合起來,針對APP端的消費者,推出專門的小型車展,聯合廠家和經銷商推出促銷政策吸引消費者。而每一場團購會,還能現場集客。
雖然模式不同,但兩者的共同點在于解決買車過程中的痛點。車風網實際上解決了線下購車價格的不透明,而與以集客為主的汽車電商相比,它的價格真實有效;千城特賣匯則解決了線上購車缺乏體驗的痛點。“汽車作為大宗商品,一般消費者購買都需要增加體驗環節,不過,在三四線城市,體驗非常稀缺,這僅靠傳統電商是彌補不了的。”郭登禮說。
車企看好汽車電商
除了投資商,廠家對以交易為主的汽車電子商務新模式也越來越認同。以車風網為例,由于以買斷銷售為主,貨源就是其主要競爭力。
王作梁透露,車風網雖然正式運作才兩年,不過,與起步階段相比,與車風網合作的車企越來越多。上汽、一汽、廣汽、華晨、長安等企業,都與它有合作。“今年9月前,僅在3個城市銷售20多個品牌;10月份以后,已經擴大到8個城市,銷售40多個品牌。”王作梁說,與車風網合作的對象,一半為整車廠,一半為經銷商。隨著銷量的擴大,車風網正在從“找貨源”發展到貨源主動找上門。
郭登禮也告訴記者,千城特賣匯的頻率,已經由每個周末一個城市舉辦一場車展,發展到每周兩個城市甚至四個城市同時舉辦。千城特賣匯也得到了整車廠的支持,郭登禮透露,除了針對性提供優惠,整車廠還親自到場指導,并配合現場的營銷策劃。
雖然直接以交易為主的電商模式,打破了廠家的區域壟斷,也使這種模式受到發展限制。不過,王作梁表示對此并不擔心。“產銷失衡帶來的庫存,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存在,廠家為了完成業績指標,也會轉變觀念。”
“與傳統經銷商相比,我們提高了這個行業的流通效率。”王作梁說,雖然廠家4S店布局完善,不過80%的銷量都是由20%的4S店實現的,加上4S店成本高、庫存大,傳統4S店的效率低下。相反,車風網的庫存只有4天左右,大大提高了資金的流轉率。
目前,隨著車市進入微增長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前期對市場預期過于樂觀的廠家,壓力陡增。整車廠對終端市場的促銷力度也史無前例的增強。如上海大眾就對經銷商提出要求,規定每家經銷商每個星期都要有活動,1300多家經銷商,每周就要落地1300場活動。以促進實際銷售的汽車電商模式,正好迎合了車企需求。
都在爭搶定價權
“我們的計劃是今年超過6萬輛,明年實現20萬輛,后年達到100萬輛,這一數字不過是在2000萬輛車市中占比5%而已.”王作梁認為,從目前的發展勢頭看,實現這一目標是可能的。
“業務模式會越做越大,甚至一些新車型剛上市,我們就把整個產能壟斷銷售。”王作梁說,這樣車風網的優勢將更加明顯。一旦實現“包銷”,實際上就意味著掌握了定價權。
雖然未來看上去很美,不過,車風網也同樣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比如,銷量能否達到預期,貨源能否如期獲得,都是它面臨的風險。千城特賣匯也同樣受制于人力物力的投入。
此外,傳統的互聯網巨頭,也正在逐步解決購車中的“痛點”。如阿里在與永達達成協議后,日前又與和諧汽車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此方式,擴大“阿里汽車車碼頭”網點。目前,阿里在全國已經覆蓋了86個城市,擴展到200家網點,未來在阿里買車,消費者可以選擇離家最近的網點。完成網點布局后,阿里同樣能進行“買斷”銷售等各類直接切入交易的模式。
滴滴、Uber則通過試駕讓消費者得到體驗式營銷。擁有大量客戶信息的滴滴、Uber,一旦借試駕切入新車銷售,很可能使整個汽車行業出現顛覆性改變。目前誰將最終奠定行業“老大”的位置,仍難下定論。(記者 俞凌琳 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