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浙江優森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掛牌,標志著農村電子商務企業正式登陸資本市場。而就在10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部署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并提出力爭到2020年實現約5萬個未通寬帶行政村通寬帶、3000多萬農村家庭寬帶升級,使寬帶覆蓋98%的行政村,并逐步實現無線寬帶覆蓋,預計總投入超過1400億元。
迎著政策風口,這只“農村電商第一股”將很多人的目光引向了農村電商——這塊萬億級市場“蛋糕”上。浙江優森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棟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優森股份跟資本市場對接,響應了國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農村電商建設的號召。另外,我們用事實證明,把農村電商做下去,不是像有些人所想的一定會虧錢,而是可以賺錢。”
那么,這塊“大蛋糕”怎么才能吃到嘴呢?在張國棟看來,“方向要先于速度。方向不清晰、模式不成熟,推得越快死得也越快。”一直以來,縣城商貿流通缺少個性化電商和物流支撐;農民對互聯網應用水平和收入水平不高;農村網絡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缺乏農業信息資源建設推廣;農產品品牌建設落后等多方面原因制約著農村電商的發展。也正因為此,探索一條特色生存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些挑戰中,張國棟認為最難的就是物流和金融。“沒有物流支撐,就很難有競爭力和特色。很多農民并不會使用網銀、支付寶等,若沒有合適的金融支持,農村電商都是空話。”認識到主要難題,過去幾年,優森股份將自主開發的便民服務網“同城易購”放在嵊州進行深耕探索,終于摸索出了一條可推廣的新模式。“嵊州是我們重要的實驗田。嵊州有463個行政村,目前我們已經鋪了350個村級點。”張國棟說。
10月22日掛牌當天,優森股份分別與華夏銀行、綠城農業、長運集團為代表的金融、農業、物流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要把探索成功的模式進行有效推廣,躲不過物流這個痛點和難點。但我們在新的合作中發現,物流運輸系統拋出的熱情,超出我們的想象。因為他們當前也急迫地想通過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所以,我們打算借船出海,逐漸把全國的這張網鋪開。”
在新一輪的“鋪網”中,張國棟將和其他農村電商創業者一樣,遇到人才的挑戰。“不同縣域的人口、環境、產業特色等都不相同,肯定不能照搬照抄,需要不斷調整和創新,這就離不開人才支持。到不同地方鋪點,自然會面臨人才無法批量、快速復制的難題。”
對于新挑戰,張國棟有決心和信心去應對,因為機遇稍縱即逝。他說:“我認為農村電商發展的機會就在這一兩年里,這是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