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最大的幕后黑手
菲律賓仲裁案之所以持續發酵,與域外因素的干預密不可分,而美國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黑手之一。近年來,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深入實施,美國也不斷加大了牽制中國大陸的力度,而南海議題恰恰就是美國精心設計的重要一環。
南海爭議早已有之,但長期以來,菲律賓等國都愿意與中國淡化爭議、擱置分歧、擴大合作。而美國出于自己的戰略考量,卻有意挑動爭議,激化矛盾、慫恿對抗,積極鼓動菲律賓與中國大陸“唱對臺戲”,使得整個南海地區波詭云譎,風急浪涌。
在菲律賓仲裁案中,美國積極深度參與,幾乎無時無處不在,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克里等高層政要,多次“聲援”阿基諾三世政府,公開為阿基諾三世加油打氣。不但如此,美國還強化排兵布陣,專門“挑選”其最優秀的國際法律師團隊,來協助菲律賓提起仲裁,為菲律賓精心炮制了多達3000頁的仲裁訴求書。
為進一步力挺菲律賓政府,美國還屢屢虛張聲勢,推波助瀾,指派軍隊強勢介入。近期美國在南海地區就以“航行自由”為名,大肆推行“橫行自由”,不間斷地炫耀武力,導致南海局勢不斷升溫。例如,美國不斷推進前沿軍力部署,一度派出兩艘航空母艦(里根號和斯坦尼斯號)、多艘導彈驅逐艦和多架戰略轟炸機,同時出現在南海地區,挑釁意味呼之欲出。
眾所周知,美國自身并未加入《公約》,現在卻想以《公約》來約束中國,這顯然是一種典型的“己所不欲卻強加于人”的做法。而且從歷史上來看,1986年尼加拉瓜將美國一紙上訴至國際法院時,美國不但完全拒絕執行國際法院判決,而且惱羞成怒,直接退出國際法院,表現出強烈的“大國不守法”的傲慢姿態。現在美國“今是昨非”,竟然要求中國履行國際仲裁,這完全是在執行雙重標準,寬以待己,嚴以律人,對自己是一套,對中國又是另外一套。
除了美國,日本在菲律賓仲裁案中也扮演了極其不光彩的角色。2013年時任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的柳井俊二組建了菲律賓仲裁案仲裁庭,但柳井被稱為是“反華急先鋒”,在對華態度上向來強硬,曾擔任安倍的核心幕僚,由于其“反華”立場過于明顯,因而涉及到中國議題時,本應回避,柳井卻并未回避,這已經構成了此次仲裁案的重大瑕疵。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缺席的情況下,柳井就指定了多名具有明顯政治立場的法官組建仲裁庭,最后結果可想而知。日本的動作遠非只有這些,今年7月1日,日本剛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的第一天,其常駐聯合國代表別所浩郎就對南海問題表達了“嚴重關切”,聲稱未來若有安理會成員國提出要求,會考慮將南海問題列為安理會討論議題。
此外,日本近年來還屢屢通過向菲律賓、越南等國出售或贈送武器等方式,強化與這些東南亞國家的關系,其拉攏東盟、遏制中國大陸的意圖已經達到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
結語
整體而言,所謂菲律賓仲裁案就是菲律賓帶頭挑起、美國幕后操弄、仲裁庭有意配合的產物,完全是一場政治鬧劇,因而根本不得人心,目前全世界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明確表態支持中國在菲律賓仲裁案中的立場。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不容分割,更不是個別仲裁案一紙判決書就可以輕易否定的。中國不可能接受任何強加于中國的方案,誠如前國務委員戴秉國所言,仲裁結果“不過是一張廢紙”。目前這場鬧劇已經接近尾聲,各方當務之急是撥開迷霧,還原事實,以建設性的態度妥善管控分歧,暫時擱置爭議,早日展開對話,盡量推動南海成為合作之海、和平之海和友誼之海。(鐘厚濤,作者系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原標題:學者: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只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