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未知棋
悄悄的黎明在守望等待
俄羅斯下一代戰略轟炸機,走在一條未知的路上。但確定的是,這對經濟實力是個巨大考驗。
武器研發,無法用商業上的投入產出來衡量。開發新機型就是“燒錢”。對于俄羅斯來說,是否會為了發展下一代戰略轟炸機而“剁手”亦不惜?
走隱身路線,成本昂貴、制作要求極繁、技藝門檻甚高,美軍B-2作為個體案例,不具代表性。B-2大過20億美元的單機造價,令人咋舌,放在俄羅斯這里,必是消化不良。
走巡航導彈投放器的路線,防區外打擊,“省事”簡約,俄羅斯甚至不需發展新平臺,不需另起爐灶。作為權宜之計尚可,卻不能一直啃老本。
沒有哪一個軍事部署,是開開腦洞就可以坐享其成的,也不是失手了也可以做甩手掌柜的。當前,俄羅斯必須考慮成本問題。下一代戰略轟炸機項目,在經濟乏力的情況下,難言樂觀。這也是全世界現代化高技術裝備面臨的普遍問題。
要強的戰斗民族總會在關鍵時候迸發出強勁的風華。
俄羅斯選擇仍將繼續研發PAK-DA新型隱形轟炸機,同時恢復圖-160戰略轟炸機的生產,并轉而主攻圖-160戰略轟炸機的深度改進型——圖-160M2。最新的航空電子技術使圖-160M2幾乎成為一個全新的機型,也可以說為PAK-DA這個框架下研制的未來戰略轟炸機提供了準備。
更讓人為俄羅斯長遠眼光點贊的是,他們將PAK-DA轟炸機與PAK-FA戰斗機(即T-50戰機)的航電系統兼容匹配,使俄空軍未來兩種主戰飛機設備實現高度的通用性。
戰略博弈與現實威脅催生的“隱形巨獸”距離橫空出世,還有多久?
悄悄的黎明在等待,英姿勃勃的紅場在守望,戰斗的民族在低吟。無論如何,我們看到了俄羅斯在下一代轟炸機探索上的決心。
這確實是一段很長的路。還好,路在腳下。走過苦難的俄羅斯,一切傷口都保持著溫度,一切溫度都牽扯著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喚著愈合,一切愈合都喝彩著明天。
心若在,夢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