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以生態為底色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走進前埔村“春耕園”微景觀,只見閩南古厝前有“出磚入石”的墻圍,農耕主題的雕塑、文化墻和舊時農作的老器物,“古早味”濃濃,也是一代人的農村生活記憶。
安海鎮前埔村微景觀——“春耕園”
而這些微景觀,此前是破舊古厝,環境也比較臟亂,村里通過人居環境整治,以“借地協議書”“鳴謝狀”等方法,拆除了村中不少破舊的古厝、旱廁及占道的搭蓋、豬圈雞舍,并將整治出的地塊進行微景觀創建或綠化,使全村的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這樣變“臟亂差”為微景觀的做法,在安海各村(社區)都可見。景觀或大或小,有的兼具休閑功能,有的則結合鄉村文化特色,成為安海鎮鄉村建設的抓手之一。
村級微景觀的整治建設,也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其中。壩頭村王育再的庭院就成為省美麗鄉村“庭院之星”。
記者從安海鎮了解到,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村民宜居、幸福的關鍵。今年,安海鎮將通過成立試點村人居環境鄉村振興基金、劃分村民環境衛生責任田,設立農戶環境衛生紅黑榜等方式,充分調動村民主體作用,變“要我整治”為“我要整治”,推動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同時,引導鄉村因地制宜、借地造景。
前湖村中散落著一些閑置破敗的老房子,有的將要坍塌,存在安全隱患,也容易成為衛生死角。今年,前湖村就著手推動破舊老宅改微景觀的項目。
“目前這棟要改造的老宅,村里已經和相關的七八戶村民都溝通好了,后面我們還將推動其他老房子的景觀改造。”前湖村黨支部書記蔡慶雨說。
安海鎮堅持把生態環境作為項目建設推進的基礎和前提,在推進安海灣綠道整治項目時,同時做好“治水”和“植綠”兩篇文章,擦亮大盈溪(安海段)生態優美這塊“綠色招牌”。在項目啟動前,安海鎮先行開展大盈溪(安海段)入海口整治,綠道沿途種植喬木,包含櫻花木棉、小葉欖仁、黃花風鈴木、刺桐等總計431株;灌木包含有夾竹桃、三角梅、黃金榕球等共計427株。行走其中,仿佛置身“氧吧”,每一步都是清新。值得一提的是,步道還配有太陽能路燈170套,將“綠色低碳”進行到底。
安海灣綠道的建設,還串聯起安海古鎮龍山寺、三里街、安平橋、泉洲海洋公園等周邊景觀節點,形成疏密有致、內容豐富的文旅線路。
此外,安海鎮堅持“城鎮活化+綠色鄉村”雙面推進。今年,安海鎮將加快推進三里街片區綜合整治,整合龍山寺周邊和北環片區的土地空間資源,主動對接“世紀大道‘雙創’活力走廊”,加快融入晉江主城區,打造安海新地標、城市前沿展示面。同時,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探索聯合臺灣團隊開展鄉創設計大賽,引入臺灣鄉村營造理念,系統推進鄉村“五個美麗”建設,全面綠化彩化鄉村,扮靚鄉村顏值。
本期策劃:方錦樅 錢健銘 張志耐
本期執行:記者 施蓉蓉 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