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首個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1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布了2023年度綠色制造名單。晉江經濟開發區上榜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名單,園區企業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梅花(晉江)傘業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喜多多食品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綠色工業園區是指工業企業綠色制造、園區智慧管理、環境宜業宜居的工業集聚區,是綠色發展理念在工業領域的直接展現。此次,全國共有104個工業園區上榜綠色工業園區,福建省有5個園區躋身其中。晉江經濟開發區是泉州市唯一入圍的開發區。
搶抓“雙碳”機遇,堅持向綠而行。
近年來,晉江經濟開發區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高度重視綠色園區建設工作,積極推進“綠色+”產業發展模式,以“含綠量”提升“含金量”,走出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產業智造向“綠”而行
從空中俯瞰位于經濟開發區安東園的鳳竹紡織綠色工廠,屋頂上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太陽能光伏板非常醒目。
鳳竹紡織安東新廠
這是國內首個屋頂柔性支架光伏項目,面積有3.6萬平方米,年發電量可達500萬千瓦時。
“我們在廠區各個環節都采用了節能環保的設計。”鳳竹紡織行政總監葉煒剛介紹,這座斥資8.5億元建設的綠色節能工廠,總共引進25項智能、綠色高科技制造技術,涵蓋廢氣回收凈化、余熱回收、水資源梯級利用、智能路燈等,打造了節能型生產車間。
堅持向“綠”而行,鳳竹并非個例。
在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從可再生木材,到紙漿制成品,每個環節都力求滿足可持續發展的嚴格要求。通過采用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以及對生產廢水進行回收處理和集中調度,恒安紙業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零排放。
恒安紙巾生產線
福建省泉州喜多多食品有限公司,同樣長期堅守著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在產品設計階段,企業秉持綠色設計原則,力求降低包裝材料使用,減少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企業還陸續投入2800萬元,建設了3萬平方米現代化無塵無菌生產車間,并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廢水、廢氣等污染物的排放。
每年,喜多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154噸,節約水資源近40%,綠色制造水平位居行業領先地位。
“近年來,經濟開發區以綠色產品、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的培育創建,帶動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轉型,逐步構建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的全鏈條綠色制造體系。”晉江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科科長李樹仁介紹。
截至目前,晉江經濟開發區擁有國家綠色工廠10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2家,省級綠色工廠1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3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6家。
向興紡織
晉江經濟開發區基本形成循環型紡織鞋服產業鏈、循環型紙制品產業鏈、循環型皮革加工產業鏈、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鏈和現代綠色食品產業鏈,綠色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不斷攀升。
技術賦能降碳增綠
先進技術的賦能,是企業不斷提升“含綠量”的關鍵。
在信泰集團,新型環保材料、無水染色技術等方面的技術研發,正成為信泰重點布局的方向之一。
“隨著智能化紡織材料、綠色環保等材料的運用,我們大幅提升了鞋面材料的環保性能。”信泰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環保材料生產設備的改造和無水染色設備的引進,讓企業水耗和化學用品使用量降低了95%以上,實現了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
將綠色理念滲透在產品研發中,企業的成本、能耗降了下來,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也升了上去。
在港益集團,一個廢棄的飲料瓶經過“脫胎換骨”,即可變成功能性纖維或非織造布。
隨著再生資源回收、分揀、加工利用生產一體化生產鏈條的打造,港益集團每年可綜合利用PET塑料瓶、紡織品下腳料及熱熔膠、EVA下腳料等廢棄原料約10萬噸。
水質檢測
憑借在綠色制造上的技術創新,港益獲評國家級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企業,入選工信部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旗下子公司也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榮譽稱號。
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近年來,晉江經濟開發區不斷深化“創新鏈+產業鏈+資源鏈”融合,突出綠色、低碳導向,鼓勵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突破,引領帶動產業向新向綠。
目前,經濟開發區累計培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專精特新”企業38家、省級科技小巨人57家、高新技術企業177家。
經過與中科院海西裝備所、中皮院、中紡院海西分院、福州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晉江經濟開發區還著力推動綠色技術創新攻關,助力企業向“綠”生長,打開新空間、煥發新活力。
園區發展“點綠成金”
每年增加發電量2.2億千瓦時、供熱量302萬吉焦。在經濟開發區安東園,國能神福1×50MW熱電聯產機組擴建項目已進入調試階段,春節前將正式投用。屆時,園區集中供熱能力將再上新臺階。
國能神福1×50MW熱電聯產機組擴建項目,春節前將啟動運行。
綠色是發展的最美底色。
近年來,聚焦綠色園區建設,晉江經濟開發區攜手國能神福(晉江)熱電有限公司,為園區超百家企業提供熱電資源,鋪開30多個光伏發電項目,實施園區綠色低碳能源供應鏈集采合作項目,有力推動園區企業加快綠色轉型、低碳發展。
這是晉江經濟開發區打造綠色低碳園區的一個縮影。
走進安東園、食品園,一個個污水處理廠、固體廢棄物處理廠、熱電廠、自來水廠,支撐著園區綠色發展的“硬核”底氣。
安東園綜合污水處理廠
在推進污水處理、固廢處理、廢氣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開發區還大力實施節能減排降碳、資源循環利用、污染集中治理等舉措,并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持續提升園區綠色發展水平。
園區清潔能源使用率達42.63%,可再生能源使用率16.32%。
2023年,開發區還加快園區標準化建設,實現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并與中核匯能能源公司簽訂了框架協議,啟動綠色雙碳園區建設。
在五里園,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已建成開園。在英林園,英林服飾標準廠房一體化工業園項目(一期)開園投用,項目(二期)也于近日迎來首棟建筑的封頂;在金井園,綠色新材料產業園標準廠房項目(一期)實現竣工;在安東園,已開園的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迎來一批又一批進場安裝、調試的生產設備。
園區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產業空間“向上生長”邁上新階段。
“綠色園區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下一步,我們將以‘雙碳’戰略為引領,不斷完善園區綠色化建設,致力打造更加綠色化、智慧化、創新化的現代園區。”晉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許國鑫表示,開發區將持續完善綠色制造體系,打造更多“綠色工廠”“低碳工廠”等綠色制造先進典型,建設布局集聚化、結構綠色化、鏈接生態化的綠色園區,為晉江奮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示范書寫更美綠色答卷。
?。ㄓ浾咴S春陳巧玲董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