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大戰大考,整座城市愈加堅韌過去一年,我們經歷哪些大事要事?
我們勇擔歷史使命,高舉“晉江經驗”旗幟
我們沉著應對百年變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我們擔綱主力領軍,在強產興城中生動詮釋“晉江式干部”擔當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推動“一三一三七”發展格局漸次鋪開。
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取得哪些成效?
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躍上3000億元臺階
高標準通過驗收成為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
躋身II型大城市行列
啟動國家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
辦好22件為民實事、239件民生微實事
構建三級網格實體陣地
經濟
預計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17%
預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0%
為企業減負超50億元
新增培育市場主體4.5萬戶
320個項目簽約落地
產業
運動鞋原輔材料產業成為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集群
新增獲評中國陶瓷名鎮區域品牌
推進綜合產業園區建設
新建產業空間超150萬平方米
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26%以上
帶動超1400家企業上云
城市
蟬聯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優異縣市
基本建成福廈高鐵主線、二重環灣一期等重要通道
全年空氣優良率達99.4%
21條流域水質總體向好
全市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首超2.5億元
改革
統籌推進22項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和78個集成改革項目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出口274億元
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向金門供水超2400萬噸
民生
新增城鎮就業2.7萬人
清華附中晉江學校實現小初高一體化招生辦學
福州大學晉江校區正式獲批
實施55個公衛補短板項目
中超、WCBA、NEST全國電競大賽等品牌賽事精彩演繹
治理
建成“智慧網格”基礎平臺
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效明顯
黨建
建成35個“黨建+”鄰里中心
加速培養復合型專業型干部
2022年,超多“國字號”榮譽!
中國陶瓷名鎮區域品牌
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
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
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
全國工業互聯網推動數字化創新領先縣市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為全國先進
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
陸地港納入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社會救助工作獲全國先進表彰
入圍全國首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名單
如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
必須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
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
必須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必須深學細照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必須緊密結合晉江實際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
2023年晉江制定什么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7.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0%,“三大戰略目標”取得階段性成效,中國式現代化晉江實踐創出更多新經驗。
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過程中,晉江實體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關鍵是什么?
以產業基礎再造推進強鏈補鏈
全力推進數智轉型
優化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重要牽引
創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劃重點:
堅持“三化四新”,把增資擴產、提質強產作為主攻方向
紡織鞋服產業加快補齊高端面料后整理環節
食品產業搶占大健康賽道
建材產業加快向大規格、功能性陶瓷轉型
全力保障龍頭企業增資擴產
布局若干新興產業專業園區
發力生物醫藥領域
新材料聚焦傳統優勢產業自我配套
拓展產業機器人、精密加工等領域
確保新增400家以上企業上云
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
堅持“畝均、平米產出論英雄”,推進低效用地盤活利用
全面提升經濟開發區能級,推動空間重構、資源重組、品質重塑,爭創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加快14個綜合產業園區建設
成建制推進跨鎮域連片改造項目
全力建設超千萬平方米產業空間,打造一批產業綜合體、創新綜合體
打造國潮名品之都
建設區域消費中心
推進項目策劃、招商、落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支持龍頭企業打造鏈主企業、腰部企業梯次壯大
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讓企業大膽創新、放心創業、放手創造
在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型縣(市)的新賽道中,如何搶占先機?
全力建設教育強市
加快打造區域創新高地
堅定不移推進人才強市
劃重點:
實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
推動高中教育擴容提質
全力加快智能制造學院、福大科教園二期建設
推動泉職大通過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評估
探索校企聯合建設產業學院、技工學校、職業技能提升中心
優化鎮街教育工作體制機制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加快福大微電子研究院、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平臺載體建設
推動保利中輕創新綜合體、省集成電路創新實驗室落地
深化規上企業“三個覆蓋”和高企倍增“兩大工程”
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建實驗室
引導龍頭企業建設研發總部
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持續營造高品質人才“大生態”,造優人才服務“小環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晉江如何建設高品質Ⅱ型大城市?
優化布局推進區域協同聯動
內聯外延完善大交通體系
精細治理提升城市品質
繁榮文化促進全民精神富有
厚植生態底色建設美麗晉江
圍繞“全市一城、一主兩輔、雙灣雙帶”總體布局,立足大區域、大產業、大項目,強化產城人深度融合,抓緊制定城市功能布局專項規劃,大力實施“強主城優輔城”策略,集中資源力量提升中心市區首位度,加快功能集聚、以主帶輔、主輔聯動。
強主城,堅持環灣向灣做強市區都市能級,按照“百平方公里集聚百萬人口”規模標準,以“強功能”為導向,整體謀劃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加快晉東新區、科創新區、高鐵新區、紫帽片區、梅嶺中片區、池峰路南延片區等項目規劃建設。
優輔城,梳理用好輔城資源稟賦,聯動城際軌道R1線等重大交通軸帶發展,加強與主城深度對接,走差異化特色發展道路。晉西輔城,重點前瞻把握廈門東進契機,圍繞構筑泉廈合作平臺“功能高地”,大力發展空港產業配套、集成電路、智能裝備制造、醫療健康等功能業態,加快集成電路工業園、世紀大道南延伸暨北環片區等項目建設,加強安海、東石等鎮協同融合形成功能整體,全力打造泉州南翼新城核心區。晉南輔城,重點把握兩岸融合發展戰略機遇,推進晉南四鎮精品建設,構建多層次主輔城聯系交通要道,大力發展科教研學、紡織服裝、海洋生物、文體旅融合等功能業態,建設產教融合區、漁港經濟區、精品特色小鎮,打造濱海科教旅游帶。
劃重點:
加快推進福廈高速公路晉江段等“聚城暢通”項目建設
基本建成福廈高鐵泉州南站集疏道路系統
完成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擴能改造
加快世紀大道南延伸一期、晉新路快捷化等項目建設
建成東部快速通道一期、晉江南高速出口連接線延伸段工程
推進英林中心鎮區、青陽陽光片區、安海三里街等城市微更新
連線成片改造老舊小區
試行“大物業”管理
試點推進完整社區建設
加快構建城市大腦,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培育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文化業態
打造一批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建設“書香城市”
加速“文化+體育+旅游”業態融通發展
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推深做實“林長制”,深化“綠滿晉江”三年行動
推進新型工業化
推進新型城鎮化
推進治理現代化
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如何將“急難愁盼”轉變成美好生活?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推進健康晉江建設
劃重點:
實施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大力推進“兩區一場”建設
深化“百企幫百村、鄉賢促振興”行動,推廣鄉賢反哺、村企合作
加快國家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
深入實施村集體經濟發展“雙百計劃”
緊盯新市民、青年創業就業群體住房需求,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問題,讓老有頤養、幼有善育
探索“慈善+”共同富裕新路徑
扎實推進鎮村一體化衛生所建設
加快市醫院三甲綜合醫院創建
高水平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加快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
如何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增力?
以更深層次改革激發活力
以更高水平開放鏈接市場資源
深化與臺港澳僑交流合作
劃重點:
啟動國企分類改革
推動國企深度參與城市經營、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投資、招商運營
推動數字政府迭代升級
打造全球消費品集采中心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保稅集拼等新業態
推動市場采購全國通關一體化
高標準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發展壯大“晉江人經濟”
作為縣級大城市,如何推進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力打造法治強市
筑牢基層治理基礎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晉江
劃重點:
擦亮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金字招牌”
推動法治委員入校園、進企業、下村社
推行“小網格+大治理”,完善三級網格實體陣地建設
壓實雇主、房主、戶主“三主”自治責任
提升“一網統籌、單元自治”能力
迭代升級智慧網格服務管理信息平臺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邁向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必須堅決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持續鞏固發展良好的政治生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1.加強思想政治建設。
2.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3.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
4.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反腐。
5.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
(記者蔡斯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