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國內26家挖掘機主流制造商挖掘機銷量為23100臺,同比下降6.19%;其中,國內銷量16965臺,同比下降21.9%。這是挖掘機銷量連續三個月同比下滑。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另一組數據顯示,今年1-6月納入統計的26家主機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223833臺,同比漲幅31.3%;其中國內193700臺,同比增長24.3%;出口30133臺,同比增長107%。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總體而言,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延續了去年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前3個月,增幅明顯。同時也可以看到,進入4、5月份,行業總體開始出現較為疲軟的態勢。
這種情況,記者在晉江一機械裝備制造企業那里也得到了印證。
“前5個月保持高速增長,增長在20%~30%左右,但是到了6月,就明顯下降。”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悉,國內挖掘機月銷量的歷史極值發生在今年3月,實現了同比60%的增長,該月的銷量甚至超過了2016年全年的銷量(70320臺)。這其中,國內市場銷量72977臺,同比漲幅56.6%;出口銷量6058臺,同比漲幅116.5%。
3月下旬,國內挖掘機行業一度傳出市場脫銷的情況,來自徐工集團挖掘機業務部的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彼時市場情況的確很好,不過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他們當時就感知到市場意向開始下滑,市場保有量太大了。
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26家挖掘機制造企業在國內制造銷售41100臺挖掘機,同比下降5.2%。環比3月份,則銳減48.0%。到了5月,繼續同比大減。
一直以來,3月都是挖掘機的銷售旺季,但今年的銷量依舊遠超預期。
“我們加快進度給品牌工廠代工,做好一臺就拉出去一臺,市場都很火爆。”上述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挖掘機需求旺盛背后是新基建、環保政策升級、環保作業要求、機器替代人工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然而,挖掘機作為市場的成熟產品,整機裝備廠之間競爭激烈,早在去年就進入價格戰、肉搏期,今年以來的材料漲價潮,已經影響了不少廠家的利潤。
“最開始還有利潤,后面基本上都是以成本價在賣,到最后都貼錢賣,沒辦法,合同是去年定的,今年材料價格都翻倍了。”某裝備制造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然而,危中存機。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國內挖掘機出口銷量6135臺,同比增長111%。
“國外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還是保持了對國內工程機械產品較高的需求量,也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因此我們也在積極開拓市場,走國內國際‘雙循環’道路。”晉江一家機械裝備制造企業表示,同時,企業還在積極開發差異化產品,爭取在國內市場保持一定的占有率。
(記者柯國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