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已經是凌晨兩點多了,但是能夠提前完成任務,反倒覺得輕松了些。”昨日上午8時許,泉廈漳城市聯盟路永和段第二征遷工作組的動遷人員都按時“打卡上班”,而在前一晚,他們剛經歷了一場“簽約持久戰”。過去的13天里,該工作組的動遷人員與群眾攜手奮戰,終于提前完成簽約任務。
人本情懷伴入戶
“征遷工作需要有耐心,拿出誠意,為業主考慮。”動遷人員小林參加工作十余年,大部分時間里,他都在最基層的農村工作,常與村民打交道。此前,他也被抽調參加過晉江市多個征遷項目的動遷工作。
總結多年來的動遷經驗,小林認為,除了要講究工作方法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耐心、誠意,講人本情懷。從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解決群眾所需,理解群眾所想,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則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優化方案,贏得群眾理解和支持,和諧征遷。
昨日凌晨完成的最后一個簽約亦是如此。業主陳先生是當地的一名企業家,他的廠區有一部分恰好在泉廈漳城市聯盟路項目的征遷紅線內。
“業主的企業忙于生產,而且涉及征遷的部分都是一些‘關鍵區域’,所以在動遷上,我們更加慎重。”小林說,考慮到業主涉及征遷范圍的部分是倉庫、食堂、機房、電梯和樓梯等一些功能區,動遷人員提前準備,耐心、認真對待,每天在不影響業主生產的前提下,多跑腿、勤上門,為業主算好賬,反復優化方案,最大限度保障業主利益。
最后,在陳先生及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完成了簽約,此時已經是凌晨1點多。
泡面堆里出成績
這十多天來,每天都要入戶做群眾工作,對動遷人員來說,加班熬夜是常有的事。
“餓了就吃一盒泡面,困了就喝兩杯濃茶。”該工作組組長洪志華指著地上的兩個泡面箱子說,在許多個夜晚,就是這些食品陪著他們,有時候“搶著時間”做群眾工作,正餐也是一盒泡面來解決;還有時候,動遷人員更是隨身帶著泡面就到業主家里,因為不知道入戶一趟幾時才能回來。
記者注意到,在洽談室隔壁的另一間辦公室地上,還有更多的糕點箱子,十多天時間,這些食品見證了動遷人員的每一個加班日。
作為泉廈漳城市聯盟路永和段第一個完成簽約的工作組,該組的動遷人員并沒有就此懈怠。昨日,他們依舊各自忙碌起來,忙著整理檔案、送審材料、組織業主騰空房屋等一系列掃尾工作。 (記者 王詩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