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會各界募集閑置物品,銷售后再捐贈給慈善基金會
你是否為家中的閑置物品無法處理而發愁?你的企業是否有一堆庫存產品不知如何處置?其實,這些都可以用來做公益。這個月下旬,由晉江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開辦的“心商店”就將開張。“心商店”面向社會各界征集閑置物品,然后進行銷售,所得款項捐贈給慈善基金會。此舉旨在增強英林心慈善基金會的自我造血功能,力爭將慈善事業從教育延伸到敬老、強村、生態等方面。
志愿者在分揀物品(王樹帆 攝)
已募集愛心物品11萬余件
6月28日,記者在“心商店”的倉庫看到,倉庫內堆放著社會各界捐贈的一箱箱物品,原本空曠的場地被愛心裝滿,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忙著清點、分類。
倉庫的一側,是企業捐贈的貨品,捐贈明細表上,勁霸、柒牌、卡賓、東方駱駝……很多耳熟能詳的品牌企業赫然在列。男裝、女裝、童裝、鞋子、包包等嶄新的貨品琳瑯滿目。三位大姐正在進行挑揀,把春夏裝分開,然后整齊地陳列到貨架上。她們是本地居民,利用閑暇時間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倉庫的另外一側,是愛心人士捐贈的閑置用品,有辦公文具、家具電器、書籍、光碟唱片等。這些用品經過志愿者仔細清查,確認可以二次利用,并將經過專業的清洗、消毒,然后進行再銷售。說起愛心人士,最讓“心商店”工作人員洪文恒感動的是,一位五六十歲的阿姨,將自己一件非常昂貴的、全新的蠶絲被,親自帶過來捐贈給“心商店”,而且還加入了志愿者隊伍。
據悉,截至6月28日,愛心企業、團體、個人共計認捐物品154454件,已收到118913件。洪文恒介紹,“心商店”的運作團隊將由經驗豐富的志愿者組建,按照商業化模式運營,所有貨品將由捐贈者提出指導價,然后由專門的財務組進行評估,并最終定價,7月份進入“心商店”對外銷售。
男女老少志愿做公益
接收到愛心物品后,后期的整理、分類是一項龐大工程,對志愿者的需求量非常大,幸好在英林鎮各村組織的積極發動下,志愿者隊伍已初具規模。“他們中有黨員,有退伍軍人,有剛畢業的初中生,男女老少都非常踴躍。”洪文恒翻查著手機,無數讓他感動的身影在腦海中閃現。“有個青年,生怕上班遲到,提前兩個小時起床趕來倉庫,有他們的支持,我們再苦也要堅持下去。”
剛初中畢業的黃嘉儀帶著幾位同學過來幫忙,她說:“作為女生,我們可能搬不動東西,但是我可以幫忙分類、統計數量,也希望大家多關注這樣的慈善活動。”黃嘉儀的母親有著十幾年的商品評定經驗,如今也加入了志愿者隊伍。
“做公益人人平等,志愿者隊伍不乏企業高管,大家聚在一起,由不認識到熟悉,歡聲笑語,享受著汗流浹背的快樂。”洪文恒說,每天都有30人次的志愿者過來幫忙,他會按照輪班制度排班,每個人一天工作3小時。
外地熱心人參與運作
除了英林本地人,志愿者隊伍中也出現了許多外地人的身影。記者來到位于英林鎮繁華路段的“心商店”,只見五六名工人正在加緊調試燈具、清洗場地。一旁忙得滿頭大汗的鄭女士是漳州人,正在和廣告公司商談店鋪的氛圍布置。她在英林鎮工作了3年時間,“我這身本事都是英林給的”。鄭女士說,正是這份割舍不斷的感情,讓她回到這里做志愿者,負責“心商店”的營銷企劃。
“發揮自己的特長吧,我會堅持到店鋪開業再回漳州。”鄭女士告訴記者,聽到籌備“心商店”的消息后,很多原來的同事,都紛紛趕過來當志愿者,組建起“心商店”的運營隊伍,有的負責門店陳列,有的負責商品管理,有的負責銷售推廣。“有時候大家在微信群里談工作,聊到夜里一兩點,我們愿意傾注所有的熱情。”
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在內,“心商店”已成為全體英林人共同的事業,將大家的心緊緊團結在一起。據悉,由于愛心捐贈物品的增多,“心商店”的店面從原來的7間擴大到10間,總計800平方米;倉庫也由原來的2500平方米,擴大到4500平方米,而這些都是由愛心企業無償提供。(記者王樹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