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食
我打小就愛跟路,所以有時父親上街賣東西,都會帶上我,我用一只小手,拉著他的籮筐繩,跟在他身后,一路小跑地到集市上去了。大人走路比較快,加上挑著擔子,所以就更快了,做小孩子的,只能跟著他們后面一路小跑。
當然,小孩子愛跟大人路,是因為大人們做完買賣,總會給小孩子買點東西吃。那時經濟困難,在家吃不上好飯,跟大人上街賣東西,不管生意做得怎樣,大人們一般都不舍得讓孩子白白跟來,只要孩子的眼睛朝那流動小攤一看,大人們立馬明白什么事,就會帶上小孩,走向那小攤,然后掏出五分一毛錢的,給孩子們買點小食吃。
我記得當時吃得最多的是扁食。在北方,人們叫它餛飩。父親帶我到那些小食攤坐下,對師傅說:“師傅,給我來一毛錢扁食!”很快,那碗熱氣騰騰的扁食,就會端到我們面前,父親會到桌子上多拿一根湯匙,先勺一小口湯放到嘴里,感覺味道不錯,他會說:“甜!真甜!”然后,他再把那碗扁食一個個數了一遍說:“剛好十個,沒錯,吃吧!”
父親說完,把那碗扁食推到我面前,讓我慢慢吃!接著,他轉過身去,將一條腿抬到椅子上,卷起一個炮子煙,一邊看著街景,一邊慢悠悠地抽起來。父親的炮子煙抽完,我那十個熱騰騰的扁食,也下肚了,連同那碗加著蔥花的湯,喝得一滴不剩。父親看我喝完,就站起身來,把那尖尖的炮子煙扔掉,拉著我的手,慢慢悠悠地往回走。
扁食的做法至今并未改變,先是將面粉加水,加入適量的蘇打水,揉成面團后,再用搟面杖將小面團揉搓成薄如細紙的皮坯。隨著科技發達,機器代替了手工,皮坯做得越來越薄越有彈性。做好了皮坯后,再選用精細的后腿肉,用棒槌拍打,最后拍成粉紅色的肉泥,這道工序拍得越細越好。今天,人們基本上改用機器絞細。但由于機器高速運作所產生的熱量,會燒熟肉泥,所以其味道遠不如手工拍打來得鮮美。
以上兩道工序做完,接下來就是包扁食和煮扁食了。我從小就看過,師傅們在煮扁食的時候,一般是現包現煮的。他們先用大骨熬好高湯,使高湯呈乳白色狀,然后改成文火留鍋慢熬。待客人過來品嘗時,師傅們便取出大碗來,在碗底放入些許蔥花、香油、雞精、料酒、鹽等調味料備用。
然后,再取出一定數量的皮坯放左手上,右手拿出一片小木片,從那一大盆肉泥中,刮下些許,涂到左手的扁食皮上,然后順手一捏,就是一粒。將包好的扁食放在高湯里一煮,數分鐘后就熟了。然后用漏勺撈起,倒入裝有調料的碗里,加入高湯,就是一道十分鮮美的風味小吃了!味美,肉Q,湯鮮,真真是物美價廉!
今天,我在家鄉吃扁食,是五塊錢一碗,大概也就十來個吧。和過去相比,物價翻長了五十倍!但是,扁食的味道并沒有增長五十倍!反倒是物質豐富了,吃多了,感覺越來越沒勁了!所以,我發現小的時候,跟著父親籮筐后面猛跑,那股勁兒,值!
閩南風味小吃——扁食(風味篇)
小的時候,我吃得最多的小吃,是扁食。在北方,人們都叫它餛飩。
父親有上街時,會帶我到那小食攤邊上坐下,然后對師傅說:“給我來一毛錢扁食!”很快,一碗熱氣騰騰的扁食,就會端到我面前。父親會在桌子上多拿一根湯匙,先勺一小口湯放到嘴里,感覺味道不錯,就會說:“甜!真甜!”然后,他再把那碗扁食一個一個數了一遍,說:“剛好十個,沒錯,吃吧!”
父親說完,把那碗扁食推到我面前,讓我慢慢地吃!接著,他轉過身去,將一條腿抬到椅子上,卷起一個炮子煙,一邊看著街景,一邊慢悠悠地抽起來。父親的炮子煙抽完,我那十個熱騰騰的扁食,也就下肚了,連同那碗加著蔥花的湯,喝得一滴不剩。父親看我喝完,就站起身來,把那尖尖的炮子煙扔掉,拉著我的手,慢慢悠悠地往回走。
我那個時候,真的覺得帶勁,感覺這人間最美的小食,就是閩南風味小吃——扁食!
扁食的做法至今并未多大改變,先是將面粉加水,再加入適量的堿水,揉成面團后,再用搟面杖將小面團揉搓成薄如細紙的皮坯。隨著科技發達,機器代替了手工,皮坯做得越來越薄越有彈性。
做好了皮坯之后,再選用精選的后腿肉,用棒槌拍打,最后拍成粉紅色的肉泥,這道工序拍得越細越好。但今天,人們基本上改用機器絞細。由于機器的高速運作所產生的熱量,會燒熟肉泥,所以其味道遠不如手工拍打來得鮮美。
以上兩道工序做完,接下來就是包扁食和煮扁食了。打我小時候就看過,師傅們在煮扁食的時候,一般是現包現煮的。他們先用大骨熬好高湯,使高湯呈現乳白色狀,然后改成文火留鍋慢熬。待客人前來品嘗時,師傅們會取出一個大碗來,在碗底放入些許蔥花、蒜泥、香油、味精、料酒、鹽等調味料備用。
然后,他們再取出一定數量的扁食皮坯,放在左手上,右手拿出一片小木片,從那一大盆肉泥中,刮下少許,涂到左手的扁食皮上,然后順手一捏,就做成一粒。做到夠一碗扁食時,將包好的扁食放在高湯里一放,數分鐘后就煮熟了。最后,再用漏勺撈起,倒入裝有調料的碗里,加入高湯,一道十分鮮美的風味小吃,就做成了!
煮熟后的扁食,會浮到湯面上來。皮薄肉嫩,看起來晶瑩透明,口感絲滑,湯清味美。加上蔥花、蒜泥、香油、味精、料酒等多種香味的調和,其味一傳甚遠,著實物美價廉,讓人回味無窮!確實是我童年向往的美味生活。
現如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閩南特色風味的扁食,增加了蝦米、蔥白等多種佐料,和后腿肉一起細絞而成,從原料和造價上又增加了一份新成本。可是今天,當我在家鄉吃扁食的時候,是五塊錢一碗,細心一數,也大概就十來個吧。和過去相比,物價竟然翻長了五十倍!
但是,于我來講,扁食的風味并未見長多少!或許是物質豐富了,食品吃多了,感覺越吃越沒勁了也不可知!
所以常想,小的時候,父親一毛錢買十個扁食的那股勁兒,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