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成功的高考,分數、志愿各占一半,2014年福建省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成了家長和考生的頭等大事。具有豐富高考報考指導經驗的高三老師建議,考生要根據興趣和性格測評等進行充分自我定位,家長和考生要多搜集學校信息,避免盲目跟風熱門專業以及“猜、蒙、碰”式的高考報考和志愿填報,理性、科學地做好人生規劃第一步。
“今天流的淚和汗就是當初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這是時下一些畢業生工作后對專業不滿意的吐槽,也凸顯了高考報考和志愿填報的重要性。目前還有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高考填報志愿時不能做到理性、客觀、科學、專業。有人盲目追求名校,非“985”和“211”高校不報;有人不綜合考量考生興趣和性格特點,專業只要“熱門”不管是否適合;還有人沒有多方面搜集學校信息,不了解高招政策和錄取方式,填報志愿全靠“猜、蒙、碰”。
為此,我們特邀晉江一中副校長黃家策、陳埭民族中學校長陳瑞山兩位具有豐富高考報考指導經驗的老師,為考生填報志愿指點迷津,幫助考生規避分數被浪費,以及避免選錯專業帶來的“后遺癥”。
不同批次填報有策略
“志愿填報是很講究的,雖然都是填寫,但是不同批次之間的填報還是略有差別的,考生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講究策略,切勿胡亂填報。”晉江一中副校長黃家策告訴記者,每年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晉江一中都會分一張志愿填報的初表,讓學生回去先填寫,收上來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學生把所有批次的志愿都填滿,想把錄取風險降到最低。“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方式沒有錯,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往往只關注自己目標分數的那個批次填報,其他批次選擇亂填、隨便填的情況很多,這就導致不少高分生‘掉擋’,到一所隨便填的學校,讀了一個隨便填的專業,非常可惜。”
“像本科提前批,指的是填報提前批院校或專業,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機會,但切忌抱著‘不填白不填’的心理隨意選擇。”黃家策提醒考生,填寫提前批志愿一定要慎重,因為一旦被提前批院校或專業錄取,后面所填報的志愿便作廢。
而考生報考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這兩個批次志愿,也有很多細節需要特別注意的。“平行志愿有6個,考生應正確把握這6個平行的院校志愿間的梯度,做到‘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陳瑞山校長解釋道,“沖一沖”的學校是自己有希望的理想學校;“穩一穩”的學校是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學校;“保一保”的學校是自己很有把握的學校。
與此同時,陳瑞山也提醒,由于考生高考成績的不同,在選擇時應分情況進行考慮。對于高考成績較高的考生,可考慮采取“沖3、穩2、保1”的方法,即填3個“沖一沖”的學校、2個“穩一穩”的學校和1個“保一保”的學校;對于高考成績中等的考生,可考慮采取“沖2、穩2、保2”的方法;對于高考成績相對較低的考生,可考慮采取“沖1、穩2、保3”的方法。同時,他也提醒考生和家長,像本二批的獨立院校和民辦學校收費會比較高,一般都在每年10000元以上,經濟條件較差的考生應權衡。
此外,有些考生在填報志愿時,簡單地拿自己今年的高考成績(分數)與去年高校錄取成績(分數)相比,并以此為依據去填報志愿,這是錯誤的。黃家策表示填報志愿時,不能只關注分數而不關注排名。他建議考生可以參考往年錄取線,巧用“排名定位法”,即通過自己在全省的排位,與往年目標院校投檔線的最低排位的比較來進行定位,以判斷自己有沒有希望被所填報的學校錄取,這樣的填報方法更為靠譜。
“像直招士官試點院校、公安院校專科和高職專科航海類專業專科提前批錄取院校,對考生身體條件有較高要求,考生需要多加注意是否符合報考條件。”黃家策說道。兩位老師也建議,考生在填報專科第一批志愿時,考生可參考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進行綜合考慮。
同時,兩位老師也建議考生,專科批次的志愿填報應當以正確的心態對待,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填志愿。目前,高職高專升學的“人才立交橋”普遍開通,很多高職專業就業前景也十分不錯,考生可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