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息 損傷疼痛是指外力傷害刺激而引起的疼痛癥候。損傷怎么飲食?骨科專家稱,骨頭損傷后應忌食發物。
泉州市骨科專家稱,從中醫的角度看,損傷疼痛的臨床表現為:
1.氣滯病:常有外傷史,如閃傷,凝傷、岔氣,迸氣,主要表現為脹痛,痛多走竄,彌漫,或痛無定處,嚴重的不能俯仰轉側,睡臥時翻身困難,咳嗽、呼吸、大便等屏氣時,常引起疼痛加劇。宜理氣止痛。
2.淤血痛:常由跌打、碰撞、壓軋等損傷引起,主要表現為疼痛固定于患處,刺痛、拒按、局部多有青紫淤血腫塊,舌質紫暗,脈細而澀。宜活血瘀止痛。
3.挾風寒濕痛:常有傷后居住濕地或受風寒病史,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常反復發作。局部酸痛重著,固定不移,屈伸不利或肌膚麻木不仁,遇陰雨發作或加重,喜熱畏冷,得熱痛減,舌苔白膩。宜祛風散寒除濕。
4.邪毒痛:起痛較急,多在傷后3至5天出現,局部疼痛逐漸增劇,多為跳痛,持續痛,并可見高熱、惡寒、倦怠,病變部紅腫,舌質紅,苔黃,脈滑數。宜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損傷后,飲食宜清淡、除米、面等主食外,可多食青菜、水果類食物。有熱者,更宜吃新鮮蔬菜、水果、綠豆湯、赤豆湯等。禁忌煙、酒和公雞、螃蟹、蝦等發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