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在平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很多人對此不重視和缺乏急救知識,大部分是抹點正骨水、紅花油之類的,甚至就不理它。其實,它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常見疾病,時日一長會落下后遺癥。
不重視留下后遺癥
專家稱,踝關節扭傷是常見的疾病,正是因為“常見”,所以很多人在思想上不重視,認為無關緊要,結果導致了一些后遺癥。踝關節習慣性扭傷,主要是受傷后不重視和缺乏急救知識,導致踝關節位置的韌帶松了,容易受傷。
專家表示,日常生活中,踝關節受傷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種:一是運動前準備不充分,關節沒有活動開;二是鞋子過大或過?。蝗窃诿黠@高低不平的訓練場地上跑、跳時注意力不集中;四是夜間走路,可視度差一些,“踩空”的可能性增大。而受傷一般分三種:一是輕度受傷,主要表現是受傷后踝關節活動時疼痛,不能繼續進行高強度活動;二是中度受傷,主要表現是傷后出現踝關節疼痛、腫脹、皮下淤血,不能負重或行走;三是重度受傷,主要表現是傷后出現踝關節疼痛、腫脹、皮下淤血外,還可出現關節畸形,不能進行主動活動。
據專家介紹,輕、中度的踝關節扭傷,可能會因韌帶松弛易致反復扭傷,會出現以下讓人感到不適應的種種癥狀:因天氣變化出現酸痛;因站立過久走路會痛;持續力量差、關節穩固性等。而踝關節骨折,可能會導致后果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甚至殘廢。
專家認為,踝關節損傷只要早期進行合理處理,絕大部分均能完全恢復正常,不會留下后遺癥。因此,增加一些關于踝關節損傷的日常保健常識和急救措施,減少其發生率以及病損率均有重要意義。
不要隨便推拿和按摩
有醫生說,腳踝關節是最容易扭傷的關節,一旦扭傷,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痛”,這時候要馬上停止運動,受傷的腳踝關節盡量不要走動,切記不要隨便推拿和按摩,避免足部有不當受力,影響復原或再次扭傷。
對健康百科有所了解的人,懂得冷敷以減少傷處的腫脹,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冷敷之后,很快又改用熱敷或用熱水來促進傷口的愈合,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現代醫學認為,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受傷以后,一般建議前24小時應當用冷敷而不是用加溫的辦法治療。專家解釋說:“因為如果受傷處溫度高了,會使流到傷處的血液增加,使傷處腫痛加??;如傷處有小血管破裂,則會增加出血量,使血腫吸收困難,延緩恢復過程?!?/P>
其實,冷敷要講究方法,一般在受傷后,每一至兩小時使用冰袋冷敷20至30分鐘,冰袋與皮膚之間最好用毛巾、繃帶之類的東西隔開。如果沒有冰袋,直接用桶裝冷水泡踝關節也有一定幫助。不冷敷時,盡可能把腳抬高,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踝部腫脹。高幫鞋和繃帶能有效地幫助固定,減少局部用力和有效防止再次受傷。
“腳踝扭傷的治療,不僅要在第一步急救上下功夫,更要查準受傷程度并跟進治療,輕中度治療需要藥物治療,一般是2周左右就能返回跑、跳了,重度治療就需要專業的手術或理療治療了?!庇袑?漆t生表示,跟進檢查最好找專業的醫生檢查判斷,排除是否畸形、骨折,可避免嚴重后果。
健康指南:腳踝受傷后,應在第三日起每日進行2~3次熱敷或用熱水燙腳,每次約30分鐘,同時做腳的伸、屈、繞環、外展等動作,促使血液循環加速,恢復受傷關節的正常動作幅度。當疼痛和腫脹消失之后,就可以進行關節功能康復鍛煉,但強度不宜過大,運動量也要適可而止。在訓練之余,適量加強大腿、小腿、腳腕的肌肉、韌帶的力量練習,以全面增強身體素質,將促進受傷關節機能的迅速恢復。有條件的,應征求醫生的意見,看是否需要理療和其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