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 明明很熟悉的人卻突然想不起他叫什么名字,話剛到嘴邊就忘了,你是否常會出現這樣的“短路”?其實,這是“健忘癥”的典型特征,是一種老年病,現在卻成了職場人群的高發病。專家為陷于“健忘癥”煩惱的人們支招開方,找回“記性”。
個案
老財務疲勞過度常出錯
今年31歲的李歡在一服裝銷售公司做財務,這工作她已經做了十年,但近幾個月精力不集中,導致財務報表經常出錯。
昨日,李歡到西南醫院問診,她告訴醫生,近一年來精力下降明顯,由于財務工作經常加班,做各類報表都要求精準,注意力高度集中后會頭昏腦漲,有人叫自己名字也感覺不到。突然又回過神來,卻又忘記之前的工作做到哪了,這種“短路”現象導致了工作經常出錯。
主治醫生胡俊說,李歡是患了神經癥,這種病癥近年來常見于白領人群,也被形象地稱為“白領健忘癥”。
數據
神經類患者健忘占三成
“白領健忘癥是神經衰弱引發的疾病,這種健忘不是記憶功能的損傷,而是神經過度疲勞出現的短暫記憶障礙。”胡俊醫師表示,該病癥主要表現為大白天容易頭昏,夜間睡眠不好,失眠、多夢、易醒等,心理上還易出現煩躁,記憶力下降,甚至還有抑郁傾向。
從西南醫院近年來門診量計算,每年接收的神經類患者約7萬人,其中約30%的患者都是20到40歲的都市白領。
記者還從新橋醫院、大坪醫院、重醫附一院等醫院了解到,“健忘癥”患者占了神經類門診就診人數的三成。
誘因
競爭壓力大工作太疲勞
胡俊說,導致白領們健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都是外環境和內環境兩方面因素造成的。
內部原因是由于生活節奏過快,工作壓力太大,加上競爭日益激烈,不少白領長期處于疲勞狀態,誘發種種慢性疲勞綜合征。從外部環境分析,現在的白領人群都喜歡窩在空調制造的“溫室”里,空調間里通風不暢,空氣含氧量降低,空氣相對渾濁,在這樣的空間里待久了,人容易昏昏欲睡。在注意力下降的時候,記性也就隨之減退了。
還有一個外因,是白領們過度依賴數碼產品,大腦缺乏鍛煉,再加上喝酒和抽煙對神經的傷害,使記憶力和計算能力大幅下降。
支招
四療法克服“健忘癥”
如何預防“白領健忘癥”?西南醫院神經內科胡俊醫師、中醫食療專家洪多倫教授以及重慶大學體育學院楊興剛老師開出了通過“飲食起居”找回記憶力的處方。
鍛煉療法:不用為自己定下一周鍛煉一次的死規定,而需要將體育鍛煉視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真正做到勞逸結合。不喜歡鍛煉的白領可先選擇一些上肢活動相對簡單的體育項目,如羽毛球、兵乓球,逐漸養成喜歡鍛煉的習慣。建議40歲以下人群保持每周三次運動。辦公室白領工作兩小時后起身做伸展跳躍運動。
營養療法:多補充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如牛奶、大豆、魚等。核桃、芝麻及沙丁魚等,均有補腦健腦及增強記憶力的作用。盡量避免喝酒抽煙,少食辛辣口味重的食物。一些食物中含有相對較多的重金屬成分,如果食用后這些重金屬在體內滯留、蓄積,會造成腦動力的減慢,影響記憶力,如皮蛋、爆米花等食物就屬于“記憶力殺手”,不宜多吃。
交流療法: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加入一些社團,加一些群,工作間隙,聊聊自己喜歡的東西,對放松心情有很好療效。盡可能記憶電話號碼、物品的名稱等并培養手寫、親自計算的習慣。
音樂療法:許多白領缺少鍛煉歸根結底就是“沒時間”。因此可在工作時,放些旋律優美的舒緩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