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是老百姓最為重要的物質財富,涉不動產相關權益的保護至關重要。長期以來,我國公證行業配合不動產登記機關工作,承擔不動產登記前的前置審查責任,在不動產流轉安全、不動產權利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動產登記條例》將于今年6月出臺的消息一經公布即引起社會上的強烈反響。
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實施是落實《物權法》規定、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的一項有效手段。同時,也是為未來核定相關稅基作準備,為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打基礎。那么不動產統一登記真的會影響房價嗎?它對房價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我們將為您解答。
有利于推進房產稅助力樓市調控
理論上,在推行不動產登記之后,有利于推進房產稅。多套房擁有者收到消息,自然會著急出售,二手房供應就會增加,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房價自然會有所下降。
以人查房“房哥”、“房姐”無處逃
如果建立起統一有效的不動產登記制度,在技術上就可以實現“以人查房”。就不會有“房哥”、“房姐”、“房祖宗”鉆制度漏洞的現象出現。不動產登記真是反腐利器呀!
抑制異地炒房
專家說,不動產統一登記建立后,同一權屬擁有人名下在不同城市的房產可一并查詢,異地購房的資金流向、程度、走勢可統一監控,個人在各地限購政策中“逃過一劫”的異地炒房不再是漏網之魚。
公平交易有效防止一房多賣
由于登記嚴重分散,信息不能得到全面披露,少數不法分子便利用這些弊端,將房、地分別抵押甚至分別轉讓。也有一些當事人將企業財產整體抵押之后,又將部分財產重復擔保,使得擔保權人在實現擔保權時受到極大損失。以房地產為例,出現一房多賣、重復抵押、保障房不公平分配、住房的家底不清等現象。不動產統一登記后可實現實時查詢,有效避免此現象的發生。
摸清全國樓市狀況科學調控房地產市場
不動產統一登記后,住建部將對各城市的房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系統實時更新數據。樓市調控可依據整體經濟環境、市場需求來制定。
但是,目前不動產登記還面臨許多難題,例如:各部門利益分割問題、個人財產隱私保護問題等。因此,不動產登記能否順利推行,推行之后對樓市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建立不動產信心登記管理平臺,使不動產信息在相關部門之間互通共享,建立信息依法查詢系統,是規范不動產市場的治本之策,是建設健康的不動產市場的正本良藥,是讓房價回歸其真實價值的有力手段。只有落實不動產的統一登記和信息互通互享,不動產市場才會健康有序,對土地、建材等資源的決定作用才能得到健康、正常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