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讓土地多是商業用途
2014年廈門樓市將“被商業”
2013年廈門土地市場的特殊情況毫無疑問將嚴重影響2014年廈門的商業地產狀況。根據廈門世聯的年報信息,廈門2013年土地總成交38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僅140萬平方米,占比36%;而同年廈門市出讓的商業類和辦公類地塊則在土地總成交面積中占據了57%的份額。
作為房產開發的上游環節,廈門2013年土地出讓以商業和辦公類地塊為主,必然導致今2015年商業辦公類產品持續膨脹。世聯表示,2011-2013年廈門住宅用地成交逐年減少,呈現商服為主,住宅為輔的新局面,預計2015年辦公市場供應將增多。城市年輪也指出,2013年成交地塊中,辦公類產品總建已超住宅,后市SOHO辦公類供應量將增加。因此,與其說2014年廈門商業地產將迎擴張,不如說開發商和樓盤“被商業”了。
2014年,將有鳳凰花城、國貿商城、信和湖畔廣場、IOI棕櫚城等大體量商業或辦公產品入市;與此同時,融信海上城、住宅蓮花國際等一批仍然在售的商業辦公類產品將加推。再加不少住宅樓盤的自帶商業商鋪,明年廈門的商業辦公類產品供應或將超越近三年的均值。
泡沫還是機遇?
商業類產品迎挑戰
不過,針對廈門商業地產將大幅入市的情況,分析機構多持謹慎態度。
城市年輪機構表示,雖然辦公類產品全年成交波幅穩定,價格上漲趨勢明顯,供不應求趨勢明顯,但今年大規模的商業用地出讓也使得明后年的商業類產品存在過量入市的隱憂。
世聯數據顯示,廈門2011-2013年辦公性質土地出讓495萬平方米,辦公類土地成交與住宅類持平,占32%。未來的一兩年內,商業總體呈現供不應求態勢。但同時,該機構也警示說,“目前中國的商業類產品泡沫已經顯現,不少寫字樓的租金沒有跟上”。
不過從2013年廈門的情況來看,由于住宅供應量一直跟不上需求,又逢異地限購嚴格執行,以辦公產權改造住宅的SOHO和LOFT產品十分受到市場歡迎。如海滄的融信海上城,2013年下半年推售兩次,都迅速被購房者搶購一空,甚至還遇到不得不緊急加推的情況;其余一些SOHO產品如華永天地、住宅蓮花國際、海天韻等產品也非常受投資者歡迎。這從側面表明,產品的定位與品質,也是對抗市場供過于求的重要因素。
廈門新景祥房地產策劃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振榕認為,廈門明后年可能會迎來商業類地產的高峰。但以往廈門的商業產品包括寫字樓等發展相對來說是比較健康的,集中度也不是非常高,這使得廈門商業地產在今明兩年還是有比較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