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限購之后,商業地產得寵。繼2011年萬億資金逐利商業地產后,2012年增量資金仍在源源不斷地注入這一領域。看似無限風光的背后,有業內人士認為,商業地產的泡沫正悄然吹脹。記者了解到,部分涉足商業地產的企業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通過謹慎擴張、運營模式多元化等方式,來規避可能到來的“暴風雨”。
中國商業地產聯盟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全國商業地產開發投資總額接近萬億元,出現爆發式增長。京滬商業地產銷售額更是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高。根據監測數據,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和成都、天津等重點城市,去年的商用物業售價和租金均呈上漲趨勢。其中北京商業地產成交總額同比增長34%,成交均價同比上漲7.5%。與此同時,寫字樓空置率持續走低,租金漲勢如虹。
受租售價格上漲的刺激,2012年以來,商業地產項目不僅在建速度加快、供應增加,而且還有大批新的增量資金在伺機進入。業內專家表示,去年以來,有意愿投資商業項目的機構和個人顯著增加,背后的資金不可估量,其中不少是因為住宅限購而轉向商業,主要的誘惑就在于商業的價格在不斷上漲。
由于在建和潛在供應量巨大,部分城市商業地產面臨過剩風險。
新業集團副總裁吳堯認為,除了供應量過大以及與住宅遭遇的信貸受限等問題外,商業地產面臨的風險還體現在開發商專業度低、專業人才匱乏。“一些轉型商業地產的企業,特別是2008年前后才開始進軍商業地產領域的企業,未來將面臨許多問題。”他預測,2012年三季度起,商業地產問題將會逐漸暴露。
責任編輯:hdwmn_h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