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權圈子的危害,還不僅在于造成資源分配的局部不公,從更長遠來看,它還可能導致階層利益的固化,堵塞普通人向上流動的正常通道,這是關乎國家和社會健康發展的要害性問題。
一個特權個體背后往往是一種特權現象,一種特權現象背后往往依附著一個特權圈子。
最近,有關“多重戶口”的新聞刺激著公眾的神經。陜西省榆林市一個被網友稱為“房姐”的人,竟擁有價值10億元的房產和多重戶籍,除了陜西神木的兩個戶口外,還有另外兩個戶口:一個在神木,另一個在北京。此事引起舉國關注,1月25日、26日,最高檢、公安部等相繼掛牌督辦此事。
對照北京市落戶政策,按照國家關于“一人一戶”的規定,根本不可能辦到的事情竟被房姐輕松辦到了,這是什么,這就是特權。
沒有特權的人為了落戶大城市,甘愿揣著研究生學歷去掃地,有特權的人一個條子就可以搞定一切……特權吞噬著社會公平。一些掌握公權力者,不以“墮為特權階層為恥辱”,反而以網羅特權圈子為能事。圍繞這個圈子,他們因對社會各方面公共資源的獨占和優先引發民眾的反感。
已故學者費孝通曾提出一個著名的“水波紋”理論,即在社會中會有一些人“以己為中心別親疏”構建特權文化圈。房姐周圍有一個圈,之前的房妹、房叔、房嫂周圍也各有一個圈,而最近曝出的山西運城“房媳”周圍同樣也會有一個圈。一個個圈子橫亙于世,擠占了社會資源,踐踏了公平正義,把本是中堅力量的建設者、勞動者擠向了邊緣,擠向了或要討薪、或要求助的尷尬境地。
最近一連串的事件表明,個人坐擁多地戶口,以隱匿大量房產的情況并非個案,不可將其當做孤立事件等閑視之。怎么辦?關鍵是要管好圈子中心的人,以遏制住特權思維、特權現象、特權圈子,這是社會發展的每一個時期都必須正視的問題。
在最近召開的中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反腐敗、反特權。這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時下,升學、就業、就醫、出國、上項目、辦企業往往有人找關系,尋求特權劈山開路?!坝斜尘暗恼冶尘?,沒背景的找背影”,“這種情況不糾正,能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嗎?這個社會還能有發展活力嗎?我們的黨和國家還能生機勃勃向前發展嗎?”習近平的三個詰問,切中肯綮,發人深省。
反腐敗、反特權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指望找到某種捷徑一蹴而成可能不現實。不過,揪住某一類突出的問題和現象,以雷霆手段徹底清查,捍衛法律和制度的尊嚴,卻是維護社會公平,確立制度公信力的必要舉措。具體到多重戶口事件,從現有的線索著手,徹查相關問題極其根源,并以黨紀國法的利器,揪出特權圈子的中心人物,繼而敲碎“房姐”們周圍的特權圈子,才能樹立法治權威,才能讓民眾對反腐敗、反特權確立信心。
一個社會,有一定的收入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差距并非靠個人努力得來,而是建立在對他人、對公共資源過度圈占的基礎之上,建立在對社會公平正義陰毒踐踏的快感之上。
特權圈子的危害,還不僅在于造成資源分配的局部不公,從更長遠來看,它還可能導致階層利益的固化,堵塞普通人向上流動的正常通道,這是關乎國家和社會健康發展的要害性問題。因此,對特權思維、對特權現象、對特權圈子,我們必須采取有力措施,絕不能再姑息和觀望。(李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