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季度的土地市場年末“翹尾”行情,在今年年初得以持續。1月18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公布了海淀區玉淵潭鄉地塊的招標結果,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和京投置地聯合體以46.5億元的價格中標,創下今年以來全國土地市場的最高總價。
此前的1月8日,沈陽市土地交易中心進行了本年首場土地拍賣,在經過39輪叫價后,位于沈北新區道義開發區的一宗地塊以4.5億元的價格成交,溢價率高達87%。
1月9日,上海青浦區4幅宅地成功出讓,分別被龍湖、綠地、北京奧林匹克置業聯合訊佳集團摘下,其中龍湖取得兩幅相鄰地塊,總價6.86億元,溢價率分別達到64.99%和65.77%。
1月10日,南昌舉行了今年第一次網上土地拍賣會。位于紅谷灘新區中央商務區的B-27-2地塊以1281萬元/畝的價格成交,成為南昌新的單價“地王”。同日,長沙市土地市場首宗網上掛牌的土地成功出讓,14億元的成交價同樣給當地市場帶來不小震動。
年初出現土地交易火熱情況在往年并不多見。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今年1月1日-13日,全國13個主要城市居住及商辦類經營性用地成交面積較同比上漲了41%,其中居住類用地成交面積漲幅達到159%。在溢價率方面,13個主要城市居住用地的溢價率為23%,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量價齊升”是今年以來土地市場的主旋律。相比土地成交放量,價格信號更引市場關注。以北京為例,隨著去年末以來幾宗高價地的誕生,周邊的二手房價格迅速攀升,并很快傳導到新房市場。
盡管北京玉淵潭地塊并未“如愿”以“地王”價格競出,但本月15日,東城區崇文門路口東南角商業金融地塊正式入市,正成為市場最新期許的預備“地王”。2011年6月,與之相鄰的崇文門菜市場地塊以4.32萬元/平方米的單價成交,成為北京商業用地的“單價地王”。
業內人士強調,近期各地加大了推地力度,預計今年年初的土地市場將保持成交活躍勢頭。隨著一些優質地塊推出,今年第一季度,預計將有更多高價地誕生,不排除新“地王”出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