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房地產市場由極寒到回暖,年末更是由之前的量漲價跌向量價齊漲轉變。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2012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總結與2013年展望》顯示,今年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均同比增長,累計銷售額為53526億元,同比增長9.1%,處于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全國50個代表城市月均成交住宅2272萬平方米。
中指院預計,2013年全行業去化壓力依舊嚴峻,全國整體房價上行空間有限,不會出現2009年那樣的飆升局面。此外,持續上漲的房價也加大了房地產調控政策在2013年升級的風險。
領域機構市場部經理張鑫分析,“"新國十條"出臺后,各地將根據其房地產現狀逐漸出現"限購令",壓抑了需求;而今年貨幣環境穩中趨松,尤其是兩年半以來首次降息,置業者觀望情緒漸趨緩解,積壓剛需與部分壓抑已久的改善性需求積極入市。”
中指院數據也證明了這點。過去兩年受影響程度大的一線城市回升力度最為顯著,同比增長36.5%;二、三線城市同比分別增長28.6%和15.3%。
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從低谷逐漸回升。不過,財富仍然掌握在少數人上手,“優勝劣汰”特點愈加明晰。
在中房信統計的2012年前三季度銷售金額全國TOP10的企業市場份額達到14.07%,比2011年TOP10全年市場份額高出3.4個百分點,比2010年全年高出3.94個百分點。
中指院預測,限購政策短期沒有退出的可能,保障房建設和土地供應仍是中央增加供給、緩解房價上漲預期的重要手段,同時總結房產稅改革經驗,適時擴大試點范圍,以推進房地產業長效機制完善。
另外,當前高位盤整的庫存仍是懸在房企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截至今年11月底,10個代表城市可售面積為6729萬平方米,與年初相比微增1.7%,仍處于2010年來的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