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3、4、3、4、5、4、5、6……前500個數的和是多少?”“我是大學本科畢業,要算這道題一時間還真無處下手。”這是近日市民李先生送兒子上學路上,兒子隨口問他的一道數學題,讓他一時無語。
日前,盡管濟南外國語學校、歷城二中稼軒中學等幾所初中的招生簡章還未公布,但在社會各類輔導機構中,圍繞“小升初”培訓的“暗戰”號角已悄然吹響。訓練試題難度大,題量多,給小學生出的試題,甚至超出了初中二年級的水平,一些家長不禁感嘆:“‘小升初’考試,有必要考這么難的題嗎?” 記者 張雯雯 實習生 王甜甜 張曉黎
培訓現狀
招生簡章還沒公布
輔導班已“暗戰”迭起
記者了解到,每年5月中下旬,省城外國語學校、稼軒中學(歷城二中初中部)等幾所學校都要舉行招生考試。今年,盡管各學校的招生簡章還沒正式公布,但一場“小升初”輔導班的“暗戰”已悄然迭起。為了招攬生源,輔導班頻頻打出提高幾十分,突破重難點等信息,讓“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不惜花高價也要讓孩子搏一搏。
“現如今,除了樓盤促銷,各類中小學課外培訓機構信息成了手機廣告短信發送的‘主力軍’,什么‘小升初’輔導、‘一對一’名師講座、個性小班化教學等讓我們眼花繚亂。”家長肖先生日前向記者抱怨。記者調查發現,和肖先生有著同樣煩惱的家長不在少數。尤其是每天接送孩子上放學時,手里總能拿到輔導班的招生信息。
記者在某門戶網站上輸入“小升初”輔導的關鍵詞,馬上搜索到相關結果4840000個。記者電話咨詢了其中一個較大的連鎖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小升初”輔導班的情況。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離招生考試還有2個月的時間,常態的輔導班授課都已結束,現在只有沖刺班還有剩余的幾個名額,沖刺班共10期,可自由選擇周六或周日上課,每次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各兩個課時,費用合計1200元。“現在老師領著總復習,把歷年的考題重難點題型進行串講,尤其是數學,因為考題較為靈活,所以我們會加大難度,把平時學校數學大本中發散思維的題目綜合起來讓學生練習,這樣學生提高較快。”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隨后,記者又以學生家長的身份走訪咨詢了省城多家“小升初”培訓機構。聽說記者要給孩子報班,不少工作人員拿出歷年參與培訓且考上名校的學生資料給記者看,并再三保證參與培訓一定能使成績大幅度提高。
試題古怪
為教孩子,家長重背數學公式
“伸出一只手,順時針從大拇指數到小拇指是5個,再依次數回來,這樣重復多次,數到2005時是哪根手指?”當市民劉先生的兒子問完這個問題后,著實把劉先生給難住了。兒子緊接著又說了一道:“一個六位數的各位數字各不相同,最左一位數字是3,且它能被11整除,這樣的六位數中最小的是多少?”劉先生依舊答不出來。可兒子說,這在他上的“小升初”輔導班中并不算難題,幾分鐘就說出了答案。
原來,市民劉先生的兒子馬上要升初中了,雖然對口的初中學校教學質量也是首屈一指,但兒子學習成績優秀,劉先生夫婦就想讓兒子嘗試報考濟南外國語學校。于是,剛一上六年級,劉先生就給兒子報了提高班,每周六都要上一整天的課,平時兒子也會把輔導班的試卷帶到學校,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問老師。“現在的小孩真是不容易,考個初中很多都是超綱內容,平時有空也會和兒子交流,每次都被兒子出的稀奇古怪的數學題難住,有時要算半天才能得出結果,無奈之下,還真要拿起孩子的數學課本重新背背計算公式,也不知道究竟是要考孩子,還是要考家長。”劉先生抱怨說。
過早加壓
小升初,五年級就開始“沖刺”
“周六上午學書法、下午學圍棋,周日上午再學兩個小時的乒乓球,下午休息”。這原本是小學生浩浩周末安排的作息時間表。浩浩的媽媽陳女士告訴記者,這些特長班都是浩浩主動要求報的,孩子喜歡,家長就要支持,而且上了幾年,浩浩還小有成績,書法還得過全省比賽的獎呢。
可自從浩浩上了五年級,就跟這些特長班說再見了。現在他的周末作息時間表是:周六全天上“小升初”輔導班,包括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周日上午上奧數班,下午休息。媽媽陳女士說:“班級家長聯絡群里有家長提出了想讓孩子考外國語和山大附中的事,我看兒子成績也不錯,就想讓他試試。咨詢了一下,說等六年級再報班輔導就來不及了,所以一上五年級,就停報了特長班,全部改為輔導班了。那些特長班以后想學還有機會。”
懂事的浩浩很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但當記者問他上輔導班是否吃力時,他先是看了一眼媽媽,然后使勁兒的點了點頭。浩浩告訴記者,他們輔導班里有35個人,每周都要考試,然后老師會進行排名,浩浩平時在班里的成績能保持在前三名,但在輔導班里只能排到十二三名左右,尤其是奧數班,起初學的挺輕松的,后來越學越難,有些吃力了。“我們班有好多同學一上奧數課就發呆,根本聽不懂,但又不能不上,輔導班的老師說考學可能會考到這些題,大家只能強撐到下課。”浩浩說。
家長態度
別人補咱也補
起跑線不能輸
雖然浩浩感覺上輔導班壓力很大,而且離升學還有一年的時間,但浩浩的媽媽堅持讓他繼續上課。“現在的孩子上學就像擠獨木橋,想考個好大學,就得先上個好初中,奧數和英語等級測試是必不可少的。我也和周圍的家長交流過,他們說孩子剛開始都感覺吃力,畢竟比平時學的基礎知識要難,但堅持一段時間適應了就好了。如果現在就半途而廢,等再想銜接就很難了。”
如果說浩浩還有一年的適應期,那正在備戰“小升初”考試的學生王文佳時間就很緊迫了。“我一個寒假都在上輔導班,還買了很多課外練習冊,想想光做過的試卷,就有上千張了,要是考不進外國語前200名的免費生,真是說不過去了。”王文佳說。而王文佳的父親作為“陪讀”家長,也無奈地對記者說:“孩子天天喊累,我們不忍心,但也沒辦法。競爭那么激烈,大家都在上輔導班,咱也不是沒有這個條件,別人補習咱也要補,肯定多少起些作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