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共有177所高等職業學校設置了信息安全與管理等相關專業,2016年有關專業招生近7000人,在校生1.6萬多人。”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巡視員王繼平在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討會上指出,下一步,要科學分析網絡安全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需求,合理確定有關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并進一步優化專業設置,加強相關教材建設,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創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模式等。
網絡空間安全已經成為信息時代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12月26日,由中國職業教育創新聯盟主辦,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中聯控股集團、中京天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以“合作育人 協同創新”為主題的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討會在京舉行。
研討會現場。
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指出,加強和創新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恰逢其時。要配合網絡強國建設戰略,力爭將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納入到《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之中。同時,要加快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職業教育和技能教育,尤其是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網絡技術安全培訓,這是我國網絡安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我國建設網絡強國發揮重大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王佐書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強國建設提出了六個“加快”的要求,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對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提出的奮斗目標。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要尊重教育的宏觀規律,即尊重用才規律、育才規律和可持續發展規律,更要尊重職業教育的十二個字規律,即針鋒相對、與時俱進、人好活好,進一步加強“三才一化”建設,即人才建設、器材建設、教材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并針對職業教育實訓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各類問題加強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