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15日電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17—2020年)的意見》指出,將組織職業院校教師校長分層分類參加國家級培訓,開展中職、高職、應用型高校教師團隊研修和協同創新,推進教師和企業人員雙向交流合作,建立教師到企業實踐和企業人才到學校兼職任教常態化機制。
分層分類 開展教師示范培訓
意見要求,各省(區、市)遴選具備資質條件的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大中型企業等,采取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線上線下等組織形式,分層分類開展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研修、“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優秀青年教師跟崗訪學、卓越校長專題研修等教師示范培訓。培訓要將師德素養、工匠精神、“雙創”教育、信息技術等列入培訓必修內容,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及特色農業、種養業、民族傳統工藝等扶貧產業領域教師培訓。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選派優秀教師校長到國(境)外進修。
銜接專業教師 開展協同研修
意見指出,各省(區、市)遴選具備條件的優質職業院校、應用型高校、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作為牽頭單位,按照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不同階段人才接續培養的要求,組織省域內學校的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銜接專業教師開展團隊研修和協同創新,遴選具有教學專長的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等主持建立“雙師型”名師工作室。面向裝備制造、高新技術、傳統(民族)技藝等緊缺專業,組織具有絕招絕技的技能名師、兼職教師領銜技術技能實訓。面向承擔計劃任務的單位、基地管理人員和專兼職培訓者進行骨干培訓專家團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