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教育是影響人一生的“社會分層”。是公辦校還是民辦校,是普通學校還是熱點學校,讓為人父母者亂了方寸。“三遷”屢見不鮮,“三擇”已是常態。眾多家長心頭的一句精神口號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在哪里?是產房、客廳還是幼兒園?現在看,社會上最認可的還是小學。
其二,擇校是社會的財富分層。家境普通,只能讓孩子就近上公辦普通學校。你有錢,想選名校,但不想麻煩人,可以買套數百萬元的學區房,沒準兒還能順帶投資一把。學區房為什么越賣越貴?因為有好多家長日趨“理性”: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用錢解決,不求人。假如你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錢,又想讓孩子從名校“起跑”,那就要設法打通關節,疏通人脈。
其三,擇校是社會發展的“溫度計”。有可以擇校而不愿擇校的“勇士”嗎?教育記者們苦守多年,終于在江蘇常州發現一位叫殷濤的校長,寫過《校長的孩子都去擇校了,誰會相信我的教育理想》。有人稱贊他是一位理想主義的教育者,更多網民則認為,他讓女兒進入自己所在的外來工孩子占大多數的中學讀書,是一種“作秀”,對孩子來說不公平。他們不認可這位不給孩子擇校的校長。
更多的校長是會給自己的孩子擇校的,這就是最真實的教育國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